筑造主攻工业的“航母”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6日
阳春四月,主攻工业的热浪如春潮翻滚。4月21日,记者走进南康区家具产业园,只见新落成不久的一排排标准化厂房宽敞整洁,12家企业随即迁入,其中有5家企业已经开工。“因为有了标准化厂房,我们公司可以说是直接‘拎包’入驻。从入驻到生产,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大大提升了发展速度,并降低了企业成本。”江西红鼎轩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盛芳这样告诉记者,他对如此快速的投产进度感到非常满意。
拓宽平台 推动家具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工业要翻番,离不开平台支撑。南康区家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千亿元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但进一步发展却受土地瓶颈制约。同时,资金方面也存在困难,南康区家具企业大多属于小微企业,没钱买地,或买了地就没钱建厂房。
“我们现在改变了对小微企业单户供地的做法,推行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同时有效化解企业拥有的短期
贷款和厂房建设长期投入的矛盾,缓解企业入园的投资压力,破解企业‘短贷长投’的难题。”南康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廖信江道出了建设标准厂房的初衷。
在南康区家具产业园里,记者看到一栋栋米黄色的标准厂房错落有致,与传统的单层厂房相比高了不少,从三层到四层不等的标准化厂房连成一片,一座“工业城”的雏形已逐渐展现在眼前。这是南康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由政府主导,通过南康区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开发建设的标准厂房。
目前,南康区建成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在建40万平方米,即将动工开建140万平方米。大规模建设的标准厂房,筑造起主攻工业的“航空母舰”。
创新思路 多元筹资解决资金难题
大规模建设标准厂房,大量资金如何筹集?南康区解放思想,出台鼓励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和吸引民资的方式,加快推进建设一批标准厂房。赣州市德普特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今年7月在龙岭西区工业园开工建设9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通过自主招商开发建设云谷电子信息孵化园。南康引进中冶集团,帮助代建南山锡业等退城进郊企业的16万平方米电子产业标准厂房。同时,南康采取PPP项目模式,引进省国土资源厅下属企业江西纬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该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启动第一期100亩标准厂房建设。此外,南康在占地6150亩的11个家具生产集聚区中,拿出1000亩地建设标准厂房,已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并以南康区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为实施主体,利用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10亿元规模的中小企业增信集合债等,启动9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
腾笼换鸟 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一边是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向空中要发展空间;一边是加快“腾笼换鸟”,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龙岭工业园区是矿
产品、电子企业相对集中的老园区。由于近年来矿产品市场行情低迷,南康区抓住时机,铁心硬手对园区闲置土地和不符合规划的一层铁皮棚进行集中清理,并允许企业在原有建设用地上进行厂房加层改造,建设一批电子产业标准厂房,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我们利用闲置的资源,‘腾笼换鸟’直接变成了孵化器。目前,金龙矿业等多家矿产品企业标准厂房建设已全面启动,今年内可建成标准厂房约20万平方米。”南康区工信局局长胡伏生说。
精算土地账的背后,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招商项目签约供地到建成投产,一般需要两年左右时间。先建好标准厂房,招引客商从签约到投产1个月内可以完成,大大缩短企业建设周期,加快项目落地。同时,通过建设标准厂房,引导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入园,实现产业的规模发展、集聚发展。南康力争到2017年建成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搭建起强大的承载平台,强力推动‘主攻工业、三年翻番’,实现工业
经济的强势崛起。”胡伏生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黄振中 记者廖福玲 特约记者刘家喜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