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网”闯商海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7日
一根网线连接山村与城市,一台电脑连接农
产品与消费者,一座孵化园连接梦想与现实。近日,记者走进石城县城乡,看到电商蓬勃发展,结出硕果累累。
在“织网”中连接山村与城市
距离石城县城60公里的横江镇赣江源村,是典型的“山中村”,全村1300余口人的日常物资还靠着“赶集”解决。“去一趟镇上不容易,要是错过赶圩日,包裹就领不到了。”谈起过去的日子,村民刘世忠直摇头,“自从有了电商服务站,包裹随时可以拿,连火车票都能在村里买”。电商网络延伸到大山深处,大大缩短了商品流通的时间。
要想富,先修“路”。石城县着力疏通县、乡(镇)、村三级资源流通网络,整合多家物流公司仓储运输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了从乡村到县城的集仓储、冷藏、配送以及长短途运输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配送体系,打通了物资流通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联合阿里巴巴、京东、颐高、居无忧等电商企业,在全县131个行政村建立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在区域品牌打造、特色农副产品生产供应、溯源和质量检测等方面深入合作,打响了“石城白莲”等食品品牌,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旅游产品外销”。
便捷的物流网络,方便了村民网上购物。“你看,我在网上买的奶粉,物流显示今天8时到县城,刚吃过午饭就到手了。”赣江源村民郑晶乐呵呵地说。物流提速,村民的幸福生活也在提速。
在“触网”中连接农产品与消费者
早上8时,小松镇小松村的赶圩电商服务站就已经开门了,该服务站负责人李琴英打开电脑,忙着帮村民在网上销售白莲。“白莲,茵陈茶,翻秋花生,这些山里的土特产卖得很好,货物一上架就吸引了很多买家。”李琴英一边敲击键盘一边和记者聊天。如今,依托互联网这个平台,农副产品销售一路畅通,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农货烂在地头,农业产值也跟着水涨船高。
邱文伟是一位专门销售农副产品的电商从业人员。他从2009年开始经营网店,销售本地脐橙、白莲、花生等土特产,生意非常红火。从去年11月脐橙下树至今,邱文伟的“一品优”天猫旗舰店已经出售130万公斤脐橙,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依靠网店,他不仅把自己果园的脐橙卖出去了,还把周边果农的果园都盘活了。“下一步,打算发动亲朋好友一起租山种脐橙,继续扩大脐橙种植面积。”邱文伟说。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石城县电子商务销售实现1.1亿元,石城白莲、翻秋花生、脐橙等绿色农产品借助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在“耕网”中连接梦想与现实
春雨绵绵,记者走进石城电子商务孵化园创业中心,天气阴霾带来的不快瞬间扫光,拥有创业梦想的青年齐聚一堂,互相分享创业经验。
“只需带台电脑就能入驻孵化园,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创业的路上不再孤单。”刚毕业的大学生郑鸿健兴奋地说。在创业孵化园里,线下体验馆、公共作业区、公共洽谈区、业务培训中心等产业发展功能区分区明显、桌椅配套、网络畅通,“拎包入驻”方便快捷创业模式激发了大众创业的热情。免租金、免水电、免网络费并给予物流补贴的激励措施,更是免去了入驻企业创业的后顾之忧。
石城县在做优平台的同时不忘对人才的培养,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储备库,加强企业服务,组织开展电商培训。石城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陈何样介绍说:“每月定期举办电商创业培训,电商运营知识、电商全网营销、电商品牌营销等培训课程场场爆满,创业沙龙活动深受欢迎。”
这些培训,创业青年赖圣跑得最勤,他说:“与业界大咖面对面交流,让我少走弯路,规避了许多风险。”如今,赖圣通过网络将蜂蜜卖到了全世界,年销售额突破了1500万元。目前,石城电商孵化园培训孵化新增开设网店达400家,带动就业人数1700余人。电子商务让一大批创业青年的梦想照进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