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金融 >> 正文内容

努力打造赣州金融发展“升级版”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陈晔明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3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发达地区的实践表明,谁拥有了更多的金融资源,谁就掌握了更多的发展主动权。赣州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差,要实现后发赶超,金融是不可或缺的发动机和助推器。特别是当前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的跨越赶超期,需要大投资和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尤其要树立抓经济必须抓金融,只有抓好金融才能抓好经济的理念,将金融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战略位置,打破传统实体经济带动金融集聚的惯性思维定势,持续超常规推进金融发展,努力打造赣州金融发展“升级版”,以强有力的金融杠杆支撑振兴发展。

    要科学规划金融产业格局。只有高起点、大手笔规划赣州金融产业空间布局,才能推动我市金融产业跨越发展。编制金融产业发展布局规划,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考虑现实经济基础、也要考虑金融发展长远需求。坚持定位准、起点高、功能强、标准严,着力打造章江新区和蓉江新城两大金融核心区域、若干金融特色县、一批金融特色小镇等三个层面的“大金融”产业构架,形成多层次金融产业空间支撑体系。章江新区以现有cbd为基础,建设高级写字楼、高端酒店、高档住宅等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商务区,重点引进银行、证券、保险分支机构,积极完善聚集金融前台、中小金融机构、交易中心的投融资平台,打造集金融、商务、休闲为一体的高端金融总部区。蓉江新城以服务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综合保税区等区域内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新型金融机构等,引导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跨境电商金融、私募股权基金等现代金融业态有序发展,促进金融与区域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新型金融业态聚集区。各县(市、区)按照“一区域一特色”的金融产业空间布局思路,鼓励链条式聚集、错位经营,培育多个主题鲜明的县级金融业态集聚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引驻一批国内外高端金融研发和管理团队,有序发展一批私募基金、健康金融、金融后台、小微金融、互联网金融、交易金融等金融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示范型金融特色小镇。

    赣州要树立欠发达地区要发展金融、能发展金融的坚定信心,立足现有产业、区位、资源等实际条件,发挥特色优势,找准突破口,注重特色,错位发展,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首先取得突破,从而促进整体金融改革发展。在功能定位上,紧紧围绕建设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省次金融中心的目标任务,着力打造农村金融、绿色金融、金融后台服务“三大特色”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第一,充分利用“农业大市”的特点,以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在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等方面争取先行先试,着力破解农村资金需求大、融资难等问题,探索出农村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径;第二,充分挖掘我市的生态资源优势,以赣南的绿水青山为金字招牌,积极争取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努力在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争当全国绿色金融改革的领跑者,打造全国绿色金融中心;第三,充分发挥作为广州、深圳、厦门等沿海发达地区直接腹地和后花园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广州、深圳、上海等金融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引进第三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承接金融外包及后台服务业转移,大力发展数据处理、呼叫、培训、研发等业务,着力打造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要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创新是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关键推动力。赣州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突破经验和传统路径依赖,积极以培育金融新业态、拓展金融新模式、构建金融新引擎为突破口。第一,筹划建设金融大数据交易中心。随着互联网的产业化发展,金融业信息化正转变为信息化金融,而“金融大数据”正是信息化金融的战略支撑。赣州要主动应对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金融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学习贵阳大数据建设的成功经验,启动建设赣粤闽湘区域性金融大数据交易中心,作为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平台,并以此集聚一批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引领振兴发展。第二,深化科技金融合作。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赣州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支行、科技保险公司、科技小贷公司、科技担保机构等专营主体,推进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我市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等质押融资模式,形成契合科技型初创企业、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金融产品和融资保障,加大对“泛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第三,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任何地方的金融发展史都是一部金融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史。为了形成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新型金融结构、体系和业态,满足金融产业大发展对金融资源集聚、金融要素流动和金融人才的需求,赣州要着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私募基金、民间融资服务中心等新兴金融业态,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进培育会计、审计等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在组织体系、机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发挥金融创新对扩大融资的作用,推动六大攻坚战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当务之急要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加快组建赣州金融控股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对地方金融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要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市广大中小企业发展正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要素资源制约等诸多困难,要通过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动企业与资本市场多层次、全方位对接,借助资本市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一是要打造多层次交易平台。做大做强我市的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完善稀有金属交易所、土地交易所、股权交易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为资产证券化提供的“高速公路”和“交易中心”。二是要加快完善企业上市培育机制。把培育资本市场、推动金融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围绕“主攻工业,三年翻番”提出的3年实现100家上市挂牌企业目标任务,按照“企业主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的原则,确立“入库、改制、挂牌、上市”的梯次推进工作思路,优化财税支持政策,细化政府部门服务举措,强化中介和企业对接机制,建立完善“体系完善、机制健全、主体多样”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三是要完善资金聚合机制。目前,我市民间资本充裕,但资金比较分散,缺乏形成大资本的聚合机制,众多小资本与大项目无法对接。因此应当打通重大项目和关键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的对接通道,推动产业基金发展,通过打造“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接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实现小资本对接大项目、大机构服务小企业,进一步提升资金聚合能力。四是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打好赣州扶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仅仅依靠政府扶持、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好金融的支撑作用,着力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融资服务。要积极探索组建农户资金互助社,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并推动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争取赣州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此外,还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举办国内外金融高峰论坛等金融文化活动,积极营造金融创新环境。搭建与赣州金融研究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平台,促进金融产品研发成果的转化和落地。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打造区域金融人才培育中心,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改革办))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