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城县电商孵化园里,电商们忙着接单、出单;在小松创业园里,创业者们忙着生产
产品、运货出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石城县出生于不同年代的创业者们抢抓机遇,勇闯商海,各显神通,一场场创业“年代秀”精彩上演。
70后赖连平:做出一双“金鞋”
70后赖连平,中等身材,多年的商海锻炼,使他看上去沉稳干练。赖连平早年在外务工,一直从事制鞋行业,从一名普通员工做到质检员,从中层管理升到高层管理。
厌倦了外面的漂泊生活,去年赖连平毅然回到家乡石城创业。由于在外看过大量鞋厂因经营不善倒闭,赖连平不想再回到制鞋行业。不过赖连平似乎与鞋有着斩断根连着丝的关系,赖连平最终又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
虽然行业相同,但从管理到创业,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回想自己的创业经历,赖连平告诉记者,创业之初,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厂房,后来在县工业园区干部的帮助下,才以1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租下了古樟工业园的一处厂房。
厂房租好了,设备装好了,工人招进来了,赖连平开足马力投入生产。
然而在验货出货的过程中,赖连平发现其中有一批产品质量不合格。有人提议,可以把这批鞋低价流向市场,不赚钱但也不会亏。这个建议一提出,立即遭到了赖连平的反对。“鞋厂倒闭的现象我看得太多了,质量就是生命,不能让任何一双有瑕疵的鞋流进市场。”旁人的建议反而更加坚定了赖连平的信心,他当即销毁了这批产品。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信誉。凭着一股执着劲,赖连平的公司赢得众多品牌鞋商的青睐。从2015年11月公司成立至今,赖连平已经拿下了12笔订单,完成10万余双鞋的生产,带动就业100多人。
80后陈礼根:养出一条“金鱼”
青山脚下,波光粼粼。80后创业者陈礼根的养殖基地就坐落于石城县琴江镇古樟村青山小组,这里连片上百亩全部是水塘。
陈礼根与鱼的情缘已有十多年了。早在1999年,大由乡高背村年仅18岁的陈礼根只身来到琴江镇西外村,承包了一个水库,开始进行草鱼和泥鳅养殖。由于吃得了苦,勤奋肯干,不出一年,他便尝到了养殖的甜头。
陈礼根的闯劲打动了父母。为了支持他,他的父母带上多年的积蓄,来到西外村和他一同创业。
随着经验和财富的积累,陈礼根的养殖事业越做越大。2010年,陈礼根举家来到琴江镇交通更加便利的古樟村,投入100余万元,承租100多亩地建起大型水产养殖基地。
创业就要做好面对风险的准备。2015年5月南方特大洪灾,陈礼根的水塘未能幸免于难,被洪水冲毁了防护堤,塘里的鱼全部被冲走,造成巨大的
经济损失。
这场大雨让陈礼根遭受当头一捧。不过,洪水未能冲垮陈礼根养殖的信心。洪水退去后,陈礼根又花16万元买入新鱼苗,决心重头再来。与此同时,陈礼根在水塘边建起了生态农庄,从事“农家乐”经营,投入80多万元引进70多头梅花鹿,建立梅花鹿特种养殖基地,开展特色种养。
今年春天,陈礼根又忙活开了。挖掘机在池塘里挖土,工人忙着砌墙。陈礼根告诉记者,他准备将水塘重新整理,新建观光长廊、水上休闲亭、池塘垂钓台,把这里打造成石城乡村休闲旅游的示范点。
90后魏树珍:卖出一箱“金果”
近日,在石城县小松镇创业区里,50多名工人忙着把各类水果进行包装,发往全国各地。在这背后,是一个年轻的90后,带领着一个近100人的团队闯荡网络世界。
时间倒拨到2009年。那年,90后魏树珍中专毕业,由于自己经常在网上购物,加上父亲从事农产品销售,促使魏树珍决定回家“借网”卖农产品。魏树珍在阿里巴巴注册了网店,刚开始时资金不足,包装、发货、美工、售后等全部自己一个人包揽。
单枪匹马难免艰辛。一次一个天津客户下了个大单——每月要求供应20吨干白莲,然而受限于资金、人手等因素,魏树珍不得不放弃这笔订单。早期,由于缺乏经验,加之没有保鲜设备,快递发货速度慢,很多农产品到达顾客手中已经不新鲜了,退款事件频频发生。
要做大做强就要走专业化之路。2011年,魏树珍加盟了一家快递公司,并注册了“一品优”网店商标,聘请美工对销售页面进行专业设计,充分展现脐橙的鲜艳色泽、无籽多汁、营养丰富等特点,开始了以脐橙为主的农产品专业化销售之路。当年,魏树珍销售脐橙10多万公斤,到去年时更是刷新纪录,销售量超100万公斤。
在商海闯荡了多年的魏树珍,逐渐对专利和品牌有了更加强烈的意识。“品牌就是力量,品牌就是方向。”在魏树珍看来,只有打响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商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去年,魏树珍申请获得包装外观专利、设计专利,聘请营养师开发五谷杂粮,并申请获得配方专利。
经过几年的发展,魏树珍由当初单枪匹马发展到拥有百人团队,从卖单一农产品发展到以销售脐橙为主的系列农产品,魏树珍去年电商销售额超过1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