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2日
这段时间,去南康区南山游玩的市民会惊奇地发现,道路两边正在开挖,挖土机、运输车不断来回穿梭,这里正是南康苏坊贤大道的建设工地,这条大道的新建,将打造南康西南环城快线,完善南康与赣州市中心城区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
今年以来,南康区科学谋划、大胆创新、主动作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攻坚战,并确定了新型城镇化攻坚战十大攻坚项目32个子项目,涵盖公路交通、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领域,项目总投资122亿元,2016年计划完成投资42.3亿元。对此,南康区组建机构、出台方案、建立机制,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承载力,为“同城发展、富民强区”奠定扎实的基础。
推进路网建设 加快同城发展
城市发展需要协调,撤市设区后的南康,融入赣州中心城区的步伐不断加快。
“南康地形南北狭长,除城区外,还有唐江、横市两个中北部副中心,目前仅依靠康唐线来联系三个中心和南北交通,如金线串葫芦,交通方式单一。而且,康唐线两边已成为南康的工业走廊,当前交通流量日益增加,原有的道路难以承担超负荷的交通运量。同时,作为赣州都市区的一部分,南康目前仅依靠赣南大道、105国道、绕城高速等道路与赣州中心城区相联系。因此,我们将加快推进机场快速干道(南康大道)、城西大道等骨干道路的建设。”南康区建设局局长刘九生说。
融入中心城区,交通要优先。南康区积极推进城市路网建设,拉开城市框架,努力构建与赣州中心城区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为此,南康拉开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打通断头路,大力推进一批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加快构建路网完善、结构合理、快速高效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据了解,今年,南康区将实施新建苏坊贤大道等4条城区主干道,拓宽改造迎宾南大道等4条道路,升级改造天马山大道等3条道路的“白改黑”工程。目前,苏坊贤大道、通港大道等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正加速推进。
“赣州儿童医院开工了,以后我们去医院就方便多了,十几分钟就能到医院,再也不用带着孩子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赣州看病了。”家住南康区龙岭镇台头村的村民邱桥英告诉记者。
正在建设的赣州儿童医院是南康区推进新型城镇化攻坚战的项目之一。南康区注重民生为本,加大民生项目投入,纳入新型城镇化攻坚的项目全部属于民生项目,涉及路桥、学校、医院、小游园、停车场、自来水扩容、污水处理、棚户区改造等方面。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为加快项目建设,南康区对每一个项目都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开工时间表,倒排工期,实现了项目“开工多、投资大、推进快”的良好局面。
目前,南康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迎宾南大道拓宽改造、东山北路北延二期工程、赣南大道西延工程等项目正在勘察设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唐江生活污水处理厂、赣州绕城高速南康东出入口连接线、体育公园体育场等项目已开工;苏坊贤大道、通港大道、赣州儿童医院、家具希望学校等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南康区新型城镇化攻坚战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
投资4.4亿元的苏坊贤大道PPP项目包在4月15日开工建设,成为全市第一个进入施工阶段的PPP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开挖路基。
“PPP模式,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政府与社会主体将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这将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减小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刘九生说。
采取PPP建设模式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是南康区创新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的生动体现。为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南康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创新
金融手段,引入社会资本,为城市项目建设引入金融“活水”。
南康计划年内推出3至4个总计50亿元的PPP项目包,除了苏坊贤大道PPP项目包,南康区公共服务设施(一期)工程PPP项目已完成资格预审,预计6月完成公开招标工作,该工程包将多个项目打包成一个PPP项目,包括赣州绕城高速南康东出入口连接线、通港大道、东山北路北延工程和体育公园工程。第三个PPP项目包——南康区公共服务设施(二期)工程PPP项目正在包装策划,前期勘察设计工作正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