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再转下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6日

    首席信心指数再转下挫
 
  何啸
 
  [中国5月的经济运行可以用“不温不火”来形容。预计5月份实体经济会延续4月的发展势头,下降的食品价格会带来通胀水平放缓。M2增速在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下会出现放缓,对高杠杆的担忧在增加。外汇储备可能会出现小幅回落,由于美联储即将加息,人民币对美元维持贬值预期。预计央行会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各种贷款工具来灵活并有针对性地调整国内流动性。]
 
  前期稳增长政策效果在5月逐渐显现,基建、地产投资继续发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维持上月偏强走势,消费增长相对稳定。不过2016年6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的上升再次回到50线下方,预计未来经济将重回“不景气”区间。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整体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L”型走势,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大压力、经济回暖势头将会受阻,未来政策重心将从需求扩张转向供给侧改革。
 
  5月进出口数据仍为负值,衰退型逆差进一步扩大,外汇贬值压力仍存,官方外汇储备小幅减少。在5月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8%后,经济学家们认为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跌至6.72。
 
  信心指数:跌至50线以下
 
  信心指数
 
  平均值49.95
 
  最大值50.6
 
  最小值49.0
 
  2016年6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95,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的上升趋势,再次回归50线下方。参与调研的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值大多在50线左右徘徊,显示出对未来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大压力、回暖势头受阻的预期。其中,德勤中国许思涛给出了最乐观的预估值50.5,重阳投资王庆给出最悲观的信心指数49。
 
  中信证券彭文生认为,预计下半年增长较稳,但信贷分配下的顺周期性造成了房地产泡沫的再次大幅扩大,加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对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挤压,将限制本轮复苏改善的高度和可持续性。在放弃顺周期性很强的宽信用政策后,预计明年将力推供给侧改革,如果没有逆周期的“松货币、宽财政”配合,明年经济增长压力将较大。
 
  瑞穗证券沈建光认为,前期刺激政策落地,尤其是基建和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将持续,因此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但同时经济的脆弱性也在显现,比如民间投资的下滑显示出民企在刺激政策中获益较少,而获益最多的国企则有产能过剩和债务风险累积等问题。并且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升高,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
 
  物价:CPI涨幅回落,
 
  PPI降幅收窄
 
  CPI%PPI%
 
  平均值2.2-3.34
 
  最大值2.4-3.8
 
  最小值1.8-2.6
 
  调研结果显示,5月C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2.20%,较统计局公布的4月值(2.3%)略有回落。参与调研的26位经济学家中,瑞银集团汪涛、民生银行温斌和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的预测值最大,为2.4%,而最小值1.8%来自德银张智威。
 
  5月P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3.34%,连续51个月处于下跌趋势,但略高于4月公布值-3.40%,跌幅持续收窄。其中预测最高值-2.6%来自国经中心徐洪才,而最低值-3.8%则来自于华融证券伍戈。
 
  光大证券徐高认为,本轮通胀上行主要动力之一的蔬菜价格继续下跌,供给改善带动蔬菜价格显著调整。4月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均出现正增长,显示供给已经开始调整,未来猪肉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结合基数因素,通胀将逐步进入下行通道。
 
  海通证券姜超表示,4、5月以来菜价大幅回落,钢价大幅下跌,物价上行压力有所缓解,他预测5月CPI将稳定在2.3%。但由于猪价和油价仍在继续上涨,意味着短期物价仍有上行动力,未来通胀风险未消。
 
  兴业银行鲁政委表示,从历史数据看,中国PPI与CRB指数同比走势比较一致。高频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5月CRB指数平均价同比-2.8%,4月同比为-1.3%。由此来看,随着螺纹钢等黑色系商品价格的大幅调整,中国PPI在4月跌幅明显收窄后,5月同比可能走平。
 
  4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5月预测(CPI):
 
  李慧勇:2.3%
 
  鲁政委:2.1%
 
  周浩:2.2%
 
  朱海斌:2.2%
 
  4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5月预测(PPI):
 
  丁爽:-3.4%
 
  许思涛:-3.5%
 
  周浩:-3.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消费需求维持平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平均值10.19
 
  最大值11.5
 
  最小值9.7
 
  调研结果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0.19%,较统计局公布的4月值(10.1%)增长0.09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其中,11.5%的最大值来自德银张智威,而海通证券姜超则给出了最小值9.7%。
 
  钟正生表示,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1%,跌幅超出预期,主要是因为汽车、石油制品的消费增速下滑较快,拉低了整体社会消费增速。但在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下,家具和建筑装潢消费依然保持高增速,日用品和通信器材也继续高增长,证明我国消费的内生动力不弱。
 
  李慧勇认为,前期房地产销售向好对家具、建材、装潢、家电等消费仍将产生滞后影响,但工业生产回落且房价高涨仍将挤出消费。4月汽车销售回落对社零数据影响较大,约拉低社零增速0.7个百分点。但5月汽车销售强劲,前三周乘联会乘用车零售销量累计同比增长23%,预计全月12%~15%,而4月同比仅6%。他预计5月社零增速同比将上升至10.4%。
 
  工业增加值:
 
  较4月略有放缓
 
  工业增加值增速%
 
  平均值5.96
 
  最大值6.2
 
  最小值5.5
 
  调研结果显示,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5.96%,较统计局公布的4月值(6.0%)放缓0.04个百分点,整体走势较平稳。其中,中信证券彭文生给出了最小值5.5%,招商证券丁安华、渣打银行丁爽、国际金融业协会郭丰、交通银行连平和德勤中国许思涛五位首席经济学家给出了最大值6.2%。
 
  莫尼塔钟正生表示,5月统计局制造业PMI指数为50.1,与上月持平,仍位于扩张区间。综合判断,他认为5月工业增加值将继续下降,预计当月同比增长5.8%。
 
  4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5月预测(工业增加值):
 
  周浩:5.9%
 
  祝宝良:6.0%
 
  赵扬:5.9%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轻微回落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平均值10.46
 
  最大值10.8
 
  最小值10.0
 
  接受调研的经济学家预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值为10.46%,较统计局公布的4月值(10.5%)下降0.0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将延续上月下降趋势。招商证券丁安华、国际金融业协会郭丰和中信证券彭文生给出了最高值10.8%,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给出了最低值10.0%。
 
  申万宏源证券李慧勇表示,受房地产投资的黏性、前期房地产销售持续向好的滞后影响以及前期房屋新开工持续改善等影响,预计5月房地产投资仍将处于高位。受今年赤字率提升、国债和地方债发行加快、国开行专项基金扩容以及前期项目到位资金大幅提升等影响,预计基建投资仍将稳中有升。受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等影响,制造业投资持续承压。综合考虑,预计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增速比4月份略有回落。
 
  4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5月预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王庆:10.5%
 
  房地产开发投资:
 
  增速小幅上升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平均值7.22
 
  最大值6.2
 
  最小值3.0
 
  接受调研的经济学家预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均值为7.22%,较统计局公布的4月值(7.2%)增加0.02个百分点,意味着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保持4月以来的高位。经济学家们对这一数据预测值差别较大,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给出了最高值9%,瑞穗证券沈建光给出了最低值3%。
 
  钟正生认为,房地产投资方面,1~4月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为7.2%,较1~3月上涨1个百分点,再次刷新一年高位,商品房继续表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从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来看,4月已转为一线、三线下跌而二线上涨的格局,且二线样本城市的成交面积已远超一线和三线样本城市的成交面积总和。但二线城市房地产需求有很多是来自于一线城市的“挤出效应”,需求持续性存疑。进入5月以来,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的风声渐近,苏州已率先出台限价令。我们的草根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二线城市地产开工意愿已出现松动,若后期限价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投资也会逐渐进入回落区间。
 
  瑞银集团汪涛表示,随着前期积压需求在前几个月集中释放,市场情绪回归正常,5月主要城市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速放缓。5月1日营改增正式启动后,开发商加快新开工减税的动力消退,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可能也会放缓。不过总的来说,房地产投资可能会延续反弹态势。
 
  4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5月预测(房地产开发投资):
 
  丁安华:8%
 
  外贸:
 
  衰退型贸易顺差扩大
 
  贸易顺差:出口:进口:
 
  (亿美元)同比(%)同比(%)
 
  平均值585.21-3.02-6.83
 
  最大值6792-2
 
  最小值400-6.9-13
 
  经济学家5月贸易顺差预测均值为585.21亿美元,较上月(4月官方数据为455.62亿美元)增大。5月出口数据延续4月的下跌趋势,5月经济学家的预计为-3.02%,较4月(4月官方数据为-1.80%)出现进一步恶化。5月进口数据虽较4月有稍许回升,仍将保持下跌趋势,预计将同比下降6.83%。
 
  鲁政委表示,历史数据显示,出口和进口环比均与当月工作天数环比走势比较一致。5月份工作天数环比增加5%,而4月份工作天数则环比减少13%,由此来看5月进出口环比可能稳中有升。不过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出口同比跌幅可能扩大。
 
  兴业证券王涵认为,整体上看外需仍疲弱,出口增速难有明显回升;但跟中国出口结构类似的韩国,其出口出现改善。参考韩国,中国出口增速可能会有回升。进口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涨有跌,同时内需可能降温,进口增速或仍偏弱。
 
  4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5月预测(贸易顺差):
 
  黄剑辉:560亿美元
 
  新增贷款:
 
  有所回升
 
  新增贷款(亿元)
 
  平均值7645
 
  最大值9500
 
  最小值5000
 
  调研显示,5月新增贷款预测均值为7645亿元,其中,交通银行连平、兴业银行鲁政委和摩根大通朱海滨给出了最大值9500亿元,渣打银行丁爽给出了最小值5000亿元。
 
  李慧勇认为,企业贷款需求不足,住房按揭和政府项目仍是贷款的主要方向。4月贷款的大幅回落主要受一季度贷款投放过多的影响,预计5月贷款将有所恢复。
 
  钟正生预期5月新增信贷数字比4月将有较大幅度回升。4月新增信贷仅为5500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主要受到大规模地方债置换的影响,4月定向置换债规模高达4700亿元,相比之下,5月该数字仅为974亿,对5月信贷数据的扰动会迅速减弱。
 
  4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5月预测(新增贷款):
 
  丁爽:9230亿元
 
  社会融资总量:
 
  出现回升
 
  社会融资总量(万亿元)
 
  平均值1.06
 
  最大值1.50
 
  最小值0.75
 
  调研结果显示,5月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为1.06万亿元,较央行公布的4月数据(0.75万亿元)有显著上升。其中,莫尼塔钟正生给出了最大值1.5万亿元,中信证券彭文生和重阳投资王庆给出了最小值0.75万亿元。
 
  汪涛认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回升至7000亿元,不过企业债净发行量明显下降,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可能达9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净发行量从4月的1万亿元缩至5月的5030亿元,不过调整后的整体信贷(剔除股票融资的社会融资规模+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可能依然保持了同比17%的强劲增速。
 
  4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5月预测(社会融资总量):
 
  王庆:0.75万亿元
 
  M2:
 
  5月增速继续下降
 
  M2同比增速%
 
  平均值12.58
 
  最大值13.2
 
  最小值11.6
 
  5月M2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2.58%,较央行公布的4月水平(12.80%)有所下降。其中,国经中心徐洪才给出了最大值13.20%,海通证券姜超给出了最小值11.60%。
 
  李慧勇表示,4月的M2增速受到财政存款高增长的扰动,与税款集中清缴有关,5月该因素的影响将弱化。但另一方面,4月的地方债发行额10646亿元,创历史新高,而地方债发行会转化为企业存款。5月以来,地方政府债发行4577亿元,地方债发行回落拉低M2增速。综合考虑,预计5月M2同比将至12.6%,增速比4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姜超认为,央行发文回顾15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称部分时段货币信贷加快主要是考虑了逆周期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需要,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和中性适度。同时称,由于应对去年年中股市波动使当时M2基数大幅抬高,因此未来几个月M2同比增速可能还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但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失,M2增速将回归正常。
 
  4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5月预测(M2):
 
  丁爽:12.6%
 
  黄剑辉:13.1%
 
  徐洪才:13.20%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利率调整可能性很小,
 
  存准存在下调可能
 
  给出存款基准利率预测的22位首席经济学家均认为到2016年6月末,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不会发生变化。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大部分参加调研的经济学家认为今年6月前将不会有变化,中信证券彭文生、国经中心徐洪才、德商银行周浩和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均认为6月底前会出现下调。
 
  徐洪才预计,6月央行将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他表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处在高位,央行应优先选择降低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相比之下,实施降准可以释放长期资金,有助于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管理和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资金。另外,央行锁定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水平低于商业银行从央行借入资金的利率,央行在“锁定法定准备金并同时发放各种贷款”中赢利是不合理的。随着资本流出增加,外汇占款减少,下半年央行应继续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已为负值,此时央行降息,不仅政策边际效果很小,而且会鼓励资本外流。因此,央行会保持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在1.5%水平不变,一年期贷款利率维持在4.35%不变。
 
  汇率:
 
  月内预期趋稳,年内仍将贬值
 
  汇率(2016年6月末)汇率(2016年底)
 
  平均值6.586.72
 
  最大值6.627.00
 
  最小值6.506.50
 
  调研结果显示,2016年6月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测均值为6.58,较5月31日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579)保持稳定。在5月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8%后,经济学家们修正了他们对于年底人民币对美元预期,本月的预测均值为6.72,贬值幅度较上月预测(6.69)有所增加。
 
  民生证券邱晓华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宽松力度有限,虽然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升温,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也随之上升。
 
  外汇储备:
 
  5月小幅减少
 
  官方外汇储备(万亿美元)
 
  平均值3.1954
 
  最大值3.24
 
  最小值3.10
 
  调研结果显示,5月官方外汇储备预测均值为31954.21亿美元,较央行公布的4月水平(32197.00亿美元)出现小幅减少。华融证券伍戈给出了最大值32400亿美元,莫尼塔钟正生给出了最小值31000亿美元。
 
  汪涛认为外汇储备将小幅缩水。5月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6%,可能导致资本流出压力再次加剧,不过鉴于决策层收紧了资本管制措施,流出幅度应较有限。鉴于5月欧元和日元对美元出现显著贬值,估计主要储备币种汇率变动会对外汇储备产生250亿美元以上的估值损失,与4月130亿美元的正向估值贡献形成鲜明对比。不过,估计5月外贸顺差扩大应可以部分支撑外储积累。因此,估计5月外汇储备规模小幅缩水至3.21万亿美元。
 
  4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5月预测(官方外汇储备):
 
  连平:32000亿美元
 
  政策:
 
  托底意图明显,经济趋于平淡
 
  黄剑辉表示,短期需求推动的外生性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且伴随着“加杠杆”等副作用,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以解决,需求扩张只能适度。对此建议:一是货币政策在强调“稳健”的同时,也应避免“急刹车”和“矫枉过正”,并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二是供给侧改革应做好预期引导,提升民企的“安全感”,推动民间投资相关政策尽快落地实施;三是推动强化市场的相关制度改革,使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
 
  徐高表示,随着4月信贷社融投放减速,以及决策层政策表述变化,生产面增速已出现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卷土重来。随着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减弱,以及决策层政策表述变化对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可能产生抑制,需求前景存在较大变数。经济下行压力再度加大,复苏势头明显受阻。同时考虑到去年二季度金融业高增长形成较高的基数效应,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再度逼近底线。而增速逼近底线将加大政策稳增长压力,或迫使政策方向再度向稳增长倾斜。
 
  附表 本期“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26位经济学家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
 
  丁安华: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丁爽: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郭丰:国际金融业协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黄剑辉: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姜超: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慧勇: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刘海影:海影投资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彭文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邱晓华: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汪涛: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王涵: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王庆:重阳投资首席策略师
 
  温彬: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伍戈: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徐高: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徐洪才:国经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
 
  许思涛: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张智威: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赵扬: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钟正生: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
 
  周浩:德国商业银行北亚区高级经济学家
 
  朱海滨: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