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的追梦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3日
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都曾务过工,却不甘于一直处于务工的生活。他们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在创业路上不断追梦。创业起步期,他们与众多创业者一样,碰到许多苦难,但他们敢于迎接挑战,没技术,学;没经验,摸索总结。凭着努力和勤劳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近日,笔者采访了信丰县三名创业者,倾听他们创业背后的故事。
胡绍模:种果养鱼勤劳致富
脐橙长势喜人,硕果累累;鱼塘碧波荡漾,鱼儿欢跳……走进信丰县大塘埠镇万星村胡绍模的脐橙园,伴随着清风,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
今年50多岁的胡绍模是该县嘉定镇镇江村人,1991年他南下广东务工,务工的艰辛让他一直有创业的想法。2004年他响应信丰山上再造的号召,来到大塘埠镇开发荒山,栽种了50多亩脐橙。为解决果园用水问题,胡绍模在山脚下开挖了一个面积10多亩的水塘,既可养鱼又可以用来灌溉脐橙。
“县里鼓励发展果业,种植脐橙既可绿化荒山,又可增加收入,所以那年我一下流转了几十亩山地。”胡绍模说。由于初次种果没有经验,胡绍模刻苦钻研,虚心向技术人员和种果大户请教,不断学习果树修剪、嫁接等种果技术,从门外汉成为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种果能手。经过精心管理,胡绍模的果园于2008年开始挂果。去年果园脐橙产量4.5万多公斤,出塘草鱼500多公斤,收入20多万元。
“光有修剪、嫁接技术还不行,下一步,我希望提升脐橙的生产、贮藏加工等现代化管理水平。”胡绍模说。
余俊南:创新创业排头兵
走进余俊南的广告工作室,只见他正在为客户设计广告牌,精美的外观、巧妙的设计图案很吸引人。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80后余俊南经过多年打拼,如今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广告设计能手,靠勤劳和智慧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初中毕业后,余俊南在信丰县城开始了他的务工生涯。他先后在饭店端过盘子,在工厂开过叉车、还当过包装工人……凭着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2008年,余俊南开始从事广告设计。
2015年,余俊南的广告店升格为广告公司,在经营中他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的广告模式,将广告设计制作和市场营销相结合,帮助客户设计营销方案、调整营销策略,赢得客户好评。
“传统的广告制作就是做好广告牌后,基本上就完事了。现在,我们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客户做好营销策划,使我们的客户取得更好的效益。”余俊南说。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他白天谈业务、拉订单、搞设计,晚上加强学习广告设计业务知识,还先后去杭州、宁波等地进修深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余俊南对业务越来越精通,他设计的广告作品得到大家认可,客户纷至沓来。
回首自己的创业历程,余俊南百感交集,展望未来他信心满怀。“要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机遇,努力拼搏,提升自己的水平,把业务做强做大。”余俊南说。
张慧:乐当乡村“孩子王”
近日,信丰县嘉定镇镇江村一幼儿园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分别上台表演舞蹈节目,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园长张慧说,为给孩子们度过快乐时光,她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月。
2004年初中毕业后,张慧来到该县工业园务工,其间,她看到很多父母外出务工,孩子无人照看。从小立志要做一名老师的她,便萌生了创办幼儿园的念头。2012年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她投资50多万元,在家乡创办了一家幼儿园,专门接收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孩。“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家乡的老师教育了我,我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张慧说,能够让这些小朋友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她认为做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我初中毕业,文化水平不高,只要能提升教学水平的培训,我都会积极参加。”为提高办学水平,2012年张慧报名参加了学前教育学习,2014年获得了学前教育毕业证。在教学中,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推出了系列亲子早教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家长的好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张慧的幼儿园在当地小有名气。创业成功并没有让张慧满足,她说:“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学习,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让小朋友们在这里玩得高兴、学得开心,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