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我国新出台了《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等三部新规,现有保险中介面临洗牌并提高品质,青岛保险中介市场也将由此进一步规范、成熟。
■反映
单方面推销难让人放心
保险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好东西,但什么样的人适合买什么样的保险产品,热心的保险推销员们能告诉你实情吗?
听信推介老人被骗保
2008年10月,家住镇江路48号的七旬老人杨吉禄被短信通知参加某保险公司举办的一次理财活动。在活动现场,主讲人展示了新推出的理财产品,并对一款8000元的理财产品做了重点推介。
主讲人说,这种理财产品有高达5.2%的年利率,还有计算复利、不用纳税等优点,是理财的最佳选择。他讲完后,各业务员又分头向到会者做进一步的介绍和攻关,经不住推销人员的一再劝说,杨吉禄老人动心了,立马从银行提取8000元买了这款“理财产品”。
没料到的是,2009年8月,杨吉禄突然接到保险公司电话通知其续保,老人这才知道他买的“理财产品”,其实是一主一副两份期缴10年的保险。“当时业务员根本没说这是保险,而是能够随时提取的理财产品!我今年70多岁了,正是用钱的时候啊,哪有钱年年投保?”杨吉禄说,可如果现在想退保,就要承受6000元损失,交的钱差不多都搭进去了。为此,老人多次找到保险公司要说法,保险公司业务员却称当时尽到了说明义务,保险合同已经生效,不能解约。
产品繁多迷了市民眼
记者采访获悉,因为不了解保险产品种类和特点,像这位老人一样被忽悠的情况并不少见。据了解,青岛现有40多家保险公司,其中财、寿险公司各20家左右。仅拿寿险公司来说,青岛市场的寿险产品加起来就超过200种,意向投保人常常为此摸不着门路,只能听信某一家公司业务员单方面推介的“一面之词”。
“各种类型的保险产品,保费、收益不一样,适合的人群也不一样,例如重大疾病类寿险产品有消费型、返本金型、返保额型等种类;从保险期限上来讲又有定期型、终身型之分;从分红角度说还有现金分红型、保额分红型等区别。”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但目前岛城保险业的销售模式多是“自产自销”型,由于各保险公司代理人因利益驱动或者本身知识的不足 ,大都只会片面宣传自家产品的好处,对别家产品往往避而不谈或只谈缺陷。
“要我们投保人自己审核吧,每份寿险合同有几十页,合同条款往往达二三百条,谁能在短时间内研究明白?”市民于健说出了很多投保者的心声。
■“超市”现状
优势
价值在于实现货比三家
市民在购买家电时,喜欢到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这是因为,在超市和家电卖场里能够实现货比三家,很容易从中挑出中意的产品。“在发达国家,消费者通过代理公司购买保险已经成为主流。但岛城保险产品的货比三家仅仅体现在财险领域,寿险领域还是以保险公司自销为主。”一位保险行业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说,岛城市民买保险基本靠保险推销员的“一张嘴”进行决定,退保率一直居高不下。
据了解,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岛城不少保险代理公司占据了一席之地。一些业绩比较好的保险中介,如海林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百佳信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都代理着七八个甚至十几个财险公司的产品,其“超市”作用逐渐显现。
“以初次登记日期2009年1月,新车购置价10万元的个人车为例,若按上年度出险4次,指省指驾来计算,人保、平安、太平洋、永诚、阳光五家保险公司车损险10万的报价分别是1648元、1813元、2436元、2233元、2233元,第三者责任险(50万)的报价分别是1380元、1518元、2040元、1870元、1870元。大地保险和华泰保险对此类车不予承保。太平洋保险公司青岛分公司则将此类车列入黑名单,免赔3000元。阳光财险另有多次事故免赔率和每次事故免赔额。”青岛海林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文说,通过保险代理公司对这些车险政策进行比较,消费者可以轻松选择合适产品进行投保。
尴尬
基本靠财险一条腿走路
据了解,岛城目前还没有规模特别大的保险中介机构,各保险中介大多靠财险“维生”。青岛保险学会秘书长姚心佶说,财险基本是一年一投保,保费相对较低,且比较透明,因此财险超市给市民带来的便利有限。“寿险是保险市场的大头,险种设计较为复杂,保险期限长,选择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讲解。”姚心佶说。
青岛保监局中介处一位负责人说,2001年,保险代理业注册资本门槛降到50万元,迎来了行业爆发式增长,岛城保险中介数量也从2005年的30多家激增到2009年的85家。“但这些中介进来后才发现,它们能够经营的业务只有财险,寿险基本上赚不到钱。”一位保险中介机构负责人说。
“青岛目前很少有保险中介能将寿险做起来。”姚心佶说,在欧美保险业发达国家,保险专业中介早已成为保险营销的主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60%以上,而如今在青岛这一比例只有5%。不仅远远比不上国外,与国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差距也很大。“2008年,青岛保险代理公司累计实现保费4.19亿元,占全部保费的5%左右。其中,代理财产险保费占全部代理保费的94%,处于绝对强势地位,代理人身险保费只占全部代理保费的6%。2009年的统计数据还没出来,但预计和2008年相差不大。”姚心佶说,由此看来,青岛保险超市是一条腿走路。
困惑
保险公司担心店大欺主?
青岛一生保障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广生说,保险超市要做大,需要克服的难题不少。“目前青岛市场寿险业务较为集中,平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三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三家公司有接近15000人的代理人队伍,留给保险中介开拓业务的市场空间有限。”他说,保险中介规模扩大了,就有可能店大欺主,“这是保险公司不愿看到的,所以能自已卖就自已卖”。
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寿险公司之所以不想让中介“代劳”,还有深层次的利益之争,“对于期缴寿险,保险公司是按年支付给代理人提成,由于保险公司代理人的留存率较低,只有6%左右,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每招聘100人第二年只剩下6个人在职,那94个代理人当年销售的保险提成就不需要支付了。但如果通过保险中介代理,保险公司在保险售出后还需逐年支付给中介部分提成,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会大大减少”。
据了解,中英人寿、信诚人寿等外资保险公司自身营销力量较弱,比较倾向通过保险中介销售产品,但对保险超市发展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公司进入青岛时间较短,规模和影响力有限,而青岛名气叫得响的保险中介也不多,他们的联合属于弱弱联合,自然难以打开市场。”青岛一生保障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广生说,“保险超市要想有所突破,还需加大投入,提升品牌,尽快取得与大保险公司对话甚至抗衡的能力。”
优势
价值在于实现货比三家
市民在购买家电时,喜欢到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这是因为,在超市和家电卖场里能够实现货比三家,很容易从中挑出中意的产品。“在发达国家,消费者通过代理公司购买保险已经成为主流。但岛城保险产品的货比三家仅仅体现在财险领域,寿险领域还是以保险公司自销为主。”一位保险行业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说,岛城市民买保险基本靠保险推销员的“一张嘴”进行决定,退保率一直居高不下。
据了解,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岛城不少保险代理公司占据了一席之地。一些业绩比较好的保险中介,如海林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百佳信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都代理着七八个甚至十几个财险公司的产品,其“超市”作用逐渐显现。
“以初次登记日期2009年1月,新车购置价10万元的个人车为例,若按上年度出险4次,指省指驾来计算,人保、平安、太平洋、永诚、阳光五家保险公司车损险10万的报价分别是1648元、1813元、2436元、2233元、2233元,第三者责任险(50万)的报价分别是1380元、1518元、2040元、1870元、1870元。大地保险和华泰保险对此类车不予承保。太平洋保险公司青岛分公司则将此类车列入黑名单,免赔3000元。阳光财险另有多次事故免赔率和每次事故免赔额。”青岛海林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文说,通过保险代理公司对这些车险政策进行比较,消费者可以轻松选择合适产品进行投保。
尴尬
基本靠财险一条腿走路
据了解,岛城目前还没有规模特别大的保险中介机构,各保险中介大多靠财险“维生”。青岛保险学会秘书长姚心佶说,财险基本是一年一投保,保费相对较低,且比较透明,因此财险超市给市民带来的便利有限。“寿险是保险市场的大头,险种设计较为复杂,保险期限长,选择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讲解。”姚心佶说。
青岛保监局中介处一位负责人说,2001年,保险代理业注册资本门槛降到50万元,迎来了行业爆发式增长,岛城保险中介数量也从2005年的30多家激增到2009年的85家。“但这些中介进来后才发现,它们能够经营的业务只有财险,寿险基本上赚不到钱。”一位保险中介机构负责人说。
“青岛目前很少有保险中介能将寿险做起来。”姚心佶说,在欧美保险业发达国家,保险专业中介早已成为保险营销的主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60%以上,而如今在青岛这一比例只有5%。不仅远远比不上国外,与国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差距也很大。“2008年,青岛保险代理公司累计实现保费4.19亿元,占全部保费的5%左右。其中,代理财产险保费占全部代理保费的94%,处于绝对强势地位,代理人身险保费只占全部代理保费的6%。2009年的统计数据还没出来,但预计和2008年相差不大。”姚心佶说,由此看来,青岛保险超市是一条腿走路。
困惑
保险公司担心店大欺主?
青岛一生保障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广生说,保险超市要做大,需要克服的难题不少。“目前青岛市场寿险业务较为集中,平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三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三家公司有接近15000人的代理人队伍,留给保险中介开拓业务的市场空间有限。”他说,保险中介规模扩大了,就有可能店大欺主,“这是保险公司不愿看到的,所以能自已卖就自已卖”。
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寿险公司之所以不想让中介“代劳”,还有深层次的利益之争,“对于期缴寿险,保险公司是按年支付给代理人提成,由于保险公司代理人的留存率较低,只有6%左右,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每招聘100人第二年只剩下6个人在职,那94个代理人当年销售的保险提成就不需要支付了。但如果通过保险中介代理,保险公司在保险售出后还需逐年支付给中介部分提成,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会大大减少”。
据了解,中英人寿、信诚人寿等外资保险公司自身营销力量较弱,比较倾向通过保险中介销售产品,但对保险超市发展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公司进入青岛时间较短,规模和影响力有限,而青岛名气叫得响的保险中介也不多,他们的联合属于弱弱联合,自然难以打开市场。”青岛一生保障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广生说,“保险超市要想有所突破,还需加大投入,提升品牌,尽快取得与大保险公司对话甚至抗衡的能力。”
■前景
保险产销分离符合市场规律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有着非常明确的专业分工。”青岛市保险学会秘书长姚心佶介绍说,但是,目前国内保险公司集销售、承保、理赔甚至公估于一身,公司内部各部门各自为政,产生责任互相推诿,销售误导、夸大宣传甚至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导致整个行业“名声”越来越坏。而有着“保险超市”之称的保险中介市场的出现,则有望逐渐扭转这种局面。
立场中立避免“忽悠”
“目前日常消费品、家电、汽车甚至房产等,基本都是通过专业销售机构来销售,保险产品自产自销的模式已不符合经济规律和专业分工的需求。”据姚心佶介绍,“保险超市”也就是保险代理机构的出现,将逐渐促使保险产品“产销分离”,使保险营销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它不仅能激发保险公司之间相互竞争优化产品和服务,也能让保险公司和保险超市各自发挥专业优势,使投保人的利益最大化,促进保险行业更快发展。
“与保险公司自售相比,保险超市站的立场更加中立,利益偏向较少,讲解分析产品态度也会更加客观。”青岛一生保障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广生表示。对投保者来说,这就是保险超市最大的优势;另外,保险超市将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同时陈列或搭配组合,可以实现消费者一站式咨询或购买,更加方便高效。
“保险超市”有望成主流
保险超市出现导致的保险销售专业化,还将带来另一个显著优点,那就是通过健康的销售和咨询渠道,让更多普通人了解保险、提高投保意识。据青岛保监局相关人士介绍,2008年青岛保费收入只占GDP的2.32%,人均保费收入为1348.94元,不仅比北京上海低很多,与济南、珠海、中山、苏州等经济规模类似的城市相比也差不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对保险了解不够、保险意识不强造成的,“这与当下整体水平偏低的保险推销现状和模式是分不开的”。
青岛海林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文表示,目前青岛市民对保险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特别是对于专业、客观的第三方保险销售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保险超市”的出现和规范,将满足这一需求。
据悉,为了培育并扶持优质保险代理机构,2009年底,我国新出台了《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等三部新规,将进一步调高保险代理机构最低注册资本,让现有保险中介面临洗牌并提高品质,青岛保险中介市场也将由此进一步规范、成熟,取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
保险产销分离符合市场规律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有着非常明确的专业分工。”青岛市保险学会秘书长姚心佶介绍说,但是,目前国内保险公司集销售、承保、理赔甚至公估于一身,公司内部各部门各自为政,产生责任互相推诿,销售误导、夸大宣传甚至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导致整个行业“名声”越来越坏。而有着“保险超市”之称的保险中介市场的出现,则有望逐渐扭转这种局面。
立场中立避免“忽悠”
“目前日常消费品、家电、汽车甚至房产等,基本都是通过专业销售机构来销售,保险产品自产自销的模式已不符合经济规律和专业分工的需求。”据姚心佶介绍,“保险超市”也就是保险代理机构的出现,将逐渐促使保险产品“产销分离”,使保险营销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它不仅能激发保险公司之间相互竞争优化产品和服务,也能让保险公司和保险超市各自发挥专业优势,使投保人的利益最大化,促进保险行业更快发展。
“与保险公司自售相比,保险超市站的立场更加中立,利益偏向较少,讲解分析产品态度也会更加客观。”青岛一生保障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广生表示。对投保者来说,这就是保险超市最大的优势;另外,保险超市将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同时陈列或搭配组合,可以实现消费者一站式咨询或购买,更加方便高效。
“保险超市”有望成主流
保险超市出现导致的保险销售专业化,还将带来另一个显著优点,那就是通过健康的销售和咨询渠道,让更多普通人了解保险、提高投保意识。据青岛保监局相关人士介绍,2008年青岛保费收入只占GDP的2.32%,人均保费收入为1348.94元,不仅比北京上海低很多,与济南、珠海、中山、苏州等经济规模类似的城市相比也差不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对保险了解不够、保险意识不强造成的,“这与当下整体水平偏低的保险推销现状和模式是分不开的”。
青岛海林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文表示,目前青岛市民对保险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特别是对于专业、客观的第三方保险销售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保险超市”的出现和规范,将满足这一需求。
据悉,为了培育并扶持优质保险代理机构,2009年底,我国新出台了《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等三部新规,将进一步调高保险代理机构最低注册资本,让现有保险中介面临洗牌并提高品质,青岛保险中介市场也将由此进一步规范、成熟,取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