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碧水青山映笑颜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3日

    7月8日,上犹县犹石嶂生态农业园晨雾缭绕,让人赏心悦目。上犹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打造了一批农业休闲示范园。犹石嶂生态农业园已启动实施,将建成一个集农业种植、旅游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预计2017年6月建成并投入运营。  特约记者钟芳亿 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上犹县最宝贵的资源、最亮丽的名片。走马城乡,触目所及的绿意令人心旷神怡:在县城,推窗见园,出门赏景;在社溪沙塅、梅水柏水寨等苗木基地,扑鼻的花香和满目的绿色让人沉醉……
 
    近年来,该县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开展环境治理,壮大绿色产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生态修复工程,绿色生态上犹品牌越来越响亮,探索出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的绿色实践。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81.4%,县城绿地率达到4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5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稳定在1级,上犹江流域水质达到Ⅰ-Ⅱ类标准。
 
    扮靓美丽乡村
 
    走进上犹县陡水湖景区,只见湖面碧波荡漾,两岸青山如黛,宛如步入山水画廊、人间仙境,令人心旷神怡……这一切缘于上犹县扎实开展渔业整治、中小企业搬迁和水上客运秩序规范等一系列举措,使上犹陡水湖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让一湖清水更清更美。
 
    为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构建赣江源头重要生态屏障,上犹县把生态保护上升为治县基本方略,大力实施“净空”“净土”“净水”工程,采取系列强有力措施,系统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
 
    该县对境内河流及湖泊全面实施“河长制”,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建立水陆共治、部门联治、全民共治的河湖保护管理长效机制。以陡水湖为核心,打出了水上餐馆上岸、网箱网具整治、游船升级改造、山上造林添绿、人工增殖放流等一系列“组合拳”,综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出台了专门政策引导渔民上岸经营,24家水上餐馆全部搬迁上岸,陡水湖核心景区200多户渔民全部签订了转产上岸协议,网箱全部整治到位。对原有30只运营船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升级改造、统一运营。
 
    为了推进生态治理常态化、长效化,上犹县深入开展“三清洁四整治”专项行动,发动全县干部群众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对农村建房秩序、渔业秩序、林业秩序、河道秩序进行全面整治、综合整治,提升城乡环境。
 
    掘金生态农业
 
    近日,上犹县营前镇雾毫茶场满山茶树吐新绿,30多名采茶工忙着采摘茶叶,采下的鲜叶立即被送到加工厂进行杀青、揉捻、烘干等。
 
    茶场老板林佳生介绍,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茶园早晚温差大,每到清晨和傍晚都云雾缭绕,所产茶叶滋味甘醇,深受市场欢迎。目前,茶场面积1000余亩,年产值400万余元。他高兴地说:“客商看中的是茶场优美的环境,今年的‘明前茶’卖到每斤2000元,产品畅销省内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犹县依托独特的土壤及气候条件,将发展茶叶、油茶、桂花苗木等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工程,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该县坚持扩基地、重品质、树品牌、提效益之路,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茶叶、油茶、桂花苗木等产业发展。与农林高校、科研院所对接,聘请专家学者为产业顾问,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利用山头地角种植桂花、枫香、木荷等阔叶树种,实现山顶“带帽”、山脚“穿鞋”,统筹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和园林生态修复等工作。现已建成五指峰梅子坑、社溪麻田、梅水洋田等茶叶、油茶、桂花苗木示范基地。目前,该县建成“两茶一苗”产业基地36个,种植面积达53.8万亩,年产值达4亿元,带动近5万户农户从事“两茶一苗”产业。
 
    昂起旅游龙头
 
    随着天气持续升温,上犹县以亲近自然、漂流避暑为主题的山水游日渐火爆。在该县梅水乡大金山生态漂流基地,来自广东的游客张宁毅和家人兴致勃勃地乘着皮划艇体验漂流。
 
    依托山水资源优势,上犹统筹管理、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全力打造“梦里水乡、尚游上犹”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培育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依托生态鱼、油画、观赏石、茶叶、森林小火车,上犹县精心打造生态旅游“五张名片”。以重大三产项目为引领,加强与天沐集团、中车广州电力机车等大集团、大公司的对接洽谈,引进了投资40亿元的南河湖天沐温泉度假小镇项目,大力推进印象客家、油画创意产业园、赏石文化城等重大三产项目建设,提升旅游品位。
 
    挖掘优越的山水资源和客家文化潜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推出多主题、多层次、多风格的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为游客提供交通便利、富有人文底蕴、参与体验式的旅游精品线路,涉及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特色农家餐饮、亲水漂流、户外登山等项目,深受游客的喜爱。1月至5月,该县接待游客34.1万人次,同比增长31.9%;实现旅游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42%。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