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矿老板的“绿富路”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0日

    ■编者按: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中,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开展的“学讲话、走基层、出精品、强队伍”主题实践活动(第二阶段)走进赣州。本报记者和央媒省媒记者一道,深入基层“接地气”、沉到一线“抓活鱼”,围绕我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六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聚焦火热一线,报道生动实践。今日起,本报开设“学讲话 走基层 出精品 强队伍”专栏,刊发记者发回的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7月19日,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记者来到上犹县黄埠镇合溪村万亩油茶基地,只见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在崇山峻岭间蜿蜒伸展,一株株油茶树绿意盎然、硕果累累,孕育着今秋的丰收,山上10多名村民正在辛勤劳作。在油茶山上转悠的强旺油茶开发公司董事长廖太祺抚摸着一株株油茶树,查看长势和挂果情况,他手指远处群山兴奋地对记者说:“这里四面八方都种上了高效高产良种油茶,今年有部分油茶已经挂果,开始有收成了。”他黝黑的脸上挂满了欣慰的笑容。
 
    从一名矿老板到返乡创业,成为万亩油茶基地的主人,廖太祺实现了自己的绿色转身。如今60岁的他依然踌躇满志、热情高涨。他每天都要到基地走走看看,乐在其中。廖太祺是土生土长的农家汉子,很早就外出务工,从一名普通的钨矿工人到管理着200多名职工的矿长。凭着多年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1990年,他承包了江西耀升工贸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钨锡矿,在多年艰苦打拼下,年产值上千万元,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矿老板。
 
    “我是喝家乡水长大的,如今是回报家乡的时候了,我要为当地农民谋条致富路。”廖太祺谈及返乡发展油茶产业时说,虽多年在外打拼,但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动态。当时,当地政府很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一次和朋友的交谈中,廖太祺了解到,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于是廖太祺把目光锁定在油茶种植上。
 
    从钨矿业到生态产业,2009年,廖太祺再次创业,编织着他的绿色梦想。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流转了一万多亩土地。当年9月,廖太祺投资5000多万元成立了上犹县强旺茶油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建设以“山顶戴帽、山脚穿鞋”的种植模式,目前已建成高效油茶基地1.5万多亩。对于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廖太祺满怀信心地说:“油茶全身皆宝,产业链条长,是很健康的食用油,还可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印染,产业效益有巨大空间,是长久的生态富民产业。”
 
    得益于油茶基地,100多名当地农民在基地从事清山、挖穴、种植、采摘等工作。廖太祺说,近两年,仅支付油茶基地员工工资一年就有60多万元。此外,他还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提供启动资金、扶持贷款、技术指导等方式吸引附近20多户农户开发高效油茶5000多亩。此外,作为企业家的廖太祺还有一颗公益心,他每年都要拿出10万元捐助贫困学生或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步,我要将合溪万亩油茶基地打造成集原料基地、生产加工、科技研发以及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油茶科技示范园,把园区变景区,深挖茶油文化,将投资5亿元建设5A级乡村旅游景点,打造4A级国家旅游景区。”对于未来发展,廖太祺胸有成竹。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朱太军 记者刘水莲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