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5日
本站讯 让习惯拿锄头的农民学会拿鼠标,这不是时尚潮流,而是现实需要。近年来,大余县从发展农村电商着手,采取政府驱动、部门推动“三提升”措施,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创业就业平台,目前已培训农村电商人员265人,发放创业贷款360万元,促进了互联网与农村、农民、农业“三农”的深度融合。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在乡镇和城区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电商创业服务窗口,完善电商创业项目、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同时深入返乡农民工分布较集中的乡镇,开展追踪调查,细致了解到他们电商创业就业的个性特点及其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提升了公共就业服务在电商创业就业中的精准化和精细化程度。
提升培训服务能力。今年以来,该县主动顺应“互联网+”新常态,转移创业培训工作重心,对全县有意从事电商创业愿望的人员进行摸底排查,统一造册登记,建立了电商培训工作台账,制订了“电商人才”培训计划;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该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供“自助餐”式培训,让学员充分了解电商的经营模式和电商的未来发展趋势。
提升创业贷款能力。积极探索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电子商务创业领域的新模式,电商创业人员的贷款额度、期限、反担保、贷款利率和贴息,按现行贷款政策执行,但降低了反担保门槛。同时扩大反担保人员范围,由原财政拨款发放工资人员扩大到经济状况较好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在编在岗人员,并鼓励采用联保、互保、抵质押等方式扶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赣州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