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建华 赖瑞庆 王全悠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9日
赣南是原中央苏区,红色革命的摇篮,因曾经风起云涌的革命历史闻名中外。如今的赣南,则承载着苏区振兴的伟大之梦。作为国家特级贫困地区,赣南已成为全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行长刘居照一行,应势开启了深入基层的扶贫探访。
带着探索精准扶贫的新方式,近日,刘居照在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行长刘承亚的陪同下首先来到了“红色故都”瑞金,视察调研当地邮储银行精准扶贫示范区,实地前往瑞金市叶坪乡黄沙华屋“红军村”、田坞村和百强镇壬田镇凤岗村调研。刘居照一行迎着烈日,进村入户,对邮储银行助农取款点、邮政电商站点和产业扶贫户进行走访,先后访谈了华屋蔬菜基地种植户华水林和壬田镇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与华水林等种植户探讨精准扶贫传、帮、带的经验,并现场观看廖奶奶咸鸭蛋制作过程。看到邮储银行金融扶贫工作实效,刘居照竖起了大拇指,高度肯定了邮储银行总结推广的“邮乐购电商站点+助农取款点+贫困户”精准扶贫新模式,指出应将人民银行普惠金融工作站结合到邮储银行金融扶贫模式中,建立并推广“普惠金融”+ “金融扶贫”的“多+式”立体化精准扶贫新模式。
随后,刘居照一行赶赴宁都,深入邮储银行支持的当地飞天电商园探访电商创业团队“励志园”,突出创业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全方位、多形式扶贫方式。据了解,为支持宁都电商创业扶贫,邮储银行与当地再就业局精准于再就业创业担保电商贷合作,着力解决创业团队资金难问题,为该园区累计发放102笔贷款,金额605万元。调研组还走访了江西惠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黄鸡育种中心,了解“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对贫困农户创业增收、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目前邮储银行向该公司发放贷款700余万元,促成该公司与全县478户贫困户签订种养殖合作协议,带动其脱贫致富。
为巩固扶贫调研成果,刘居照一行在邮储银行宁都县支行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分享两天来的调研经验,并听取了兴国、会昌、石城、瑞金、宁都邮储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汇报和人民银行的指导建议。
刘居照就邮储银行扶贫措施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深入村镇、做实工作,做到对象精准;
二是要因人而异,务实设计,做到产品精准;
三是要做细工作,搞好统计,做到数据精准;
四是要搞好组织,单独考核,做到效果精准。
在扶贫方法上也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在扶贫对象上做到扶贫对象和其他信贷对象相结合;二要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做到“产业扶贫信贷通”与其他贷款品种相结合;三要在信息的获取上,要与政府涉农部门等联合起来;四要在扶持对象的重点上,要向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电商+农户和专业大户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靠拢。刘居照行长还指出,要将人民银行和当地金融机构结合起来,利用现有设施,扩大金融扶贫影响力。
“感谢人民银行和刘行长的关心,让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更加有力!”一名扶贫工作人员激动地说道。刘居照行长一行践行“两学一做”,弘扬“苏区精神”,以脚踏实地的作风、联系群众的路线,下基层走田地,与贫困户肩并肩、膝促膝、心连心,进一步落实金融扶贫的工作要求,接地气的走访也赢得了当地人民的赞许。
得益于人民银行的精准指导,邮储银行将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开垦出累累硕果。截止2016年8月末,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涉农贷款余额就达53亿元,为助力赣南实体经济、改善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刘承亚行长指出,将继续落实人民银行的工作指导要求,发挥吃苦耐劳和专业队伍的后发优势,坚持创新方式方法和把握政策导向下,坚定“服务三农”、“普惠金融”的服务品牌,以“三农”为责任田、扶贫为主旋律,为赣南苏区的振兴贡献力量。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