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 作者:李奎 实习生 赵新月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1日
谁也不会想到,在南充这个人口700余万的城市里,云集了26家保险公司,而还有几家保险公司正准备加入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了的行业。1月31日,记者在对南充保险行业进行调查时发现,一边是大批保险公司进驻南充,一边是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令人忧虑的是,这样的无序竞争是否会给参保的市民带来风险和损失。
银行存款遭遇保险“陷阱”
杜斌是西充的一位储户,他向记者反映,去年6月,他到市内一家银行存2万元钱,一位穿银行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拿着一张单子,建议他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称投资该“理财产品”不缴利息税。在这名银行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杜斌办理了相关手续。去年10月,因为家里出事,杜斌急需用钱,可当他拿着这张“银行存单”到银行取钱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他手里持有的“理财产品”,其实是一张保险单,保险期限为20年,若要提前退保,要损失2000余元的违约金。“当初我在办理这款所谓‘理财产品’时,银行人员并没有告诉我这些情况,而且所有资料都由银行工作人员填好,我只是签了个字。”杜斌回忆说。
业务员的“忽悠”与被“忽悠”
其实,不仅储户到银行存款会遭遇保险“陷阱”,就是平时购买保险时,稍不留意也会被保险业务员“忽悠”。
市民胡波的同学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员,经不起同学劝说,胡波给孩子买了一份保险。购买保险时,胡波还特别问对方万一要用钱能不能退保,对方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去年年底,胡波急需用钱找同学退保时,对方几番推脱后称,如果退保要扣20%的手续费。
市北湖广场,几乎每周都要举行招聘会,其中就有不少保险公司在现场大量“招兵买马”,有时候一家保险公司有四五伙人在现场招人,整个招聘会几乎成了保险公司的专场。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说,其实,这些保险公司并不是在招人,而是在拉业务。因为这些保险公司招人后,都会先要求求职者完成一定的保险任务才能“转正”,如果求职者完不成规定的任务,保险公司则会建议其为自己买一份保险,以完成任务“转正”,这样,一些求职人员为了转正而“心甘情愿”地买保险。
26家保险公司“厮杀”激烈
“其实,这一切都是过度竞争惹的祸。”市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南充如今已云集了26家保险公司,以及4家保险代理机构。26家保险公司中,有10家财险公司,16家寿险公司。“南充的保险市场,是全省除成都以外,竞争最激烈的城市。”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许启炳说。
南充财险专业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建是南充保险业界资深保险人士,在杨建的记忆中,2003年以前,南充保险市场上一直都是人保和人寿两家保险公司“独家经营”。2003年开始,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平安保险以及太平洋保险等先后进驻南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南充保险行业的“平静”局面被打破。
南充是一个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大市,不少保险公司看好这块“肥肉”,相继进入南充,以至于出现了26家保险公司同处一城的局面。“保险公司进入南充很容易,根据规定,只要省保监局同意,当地工商部门就可以办理营业执照。”许启炳说。
“僧”逐渐多,“粥”逐渐少,为了争抢业务,无序竞争开始加剧。在杨健的记忆中,2005年至2007年无序竞争达到最高峰。如在财险这块,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最低折扣只能打7折,但一个别保险公司甚至打出了2.5折,甚至1.7折的折扣,也就是说每卖出一份保险,保险公司仅收25%,或者是17%的钱。还有一些保险公司业务员为了拉到业务欺骗顾客,导致客户利益受损,也导致保险市场越来越混乱。(记者 李奎 实习生 赵新月)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