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金融 >> 正文内容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南北“4+8”地区绿色发展沙龙与会嘉宾代表发言摘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曾艳 兰国榕 见习记者刘志蔚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2日

    10月10日,在南北“4+8”地区绿色发展论坛沙龙环节上,与会嘉宾代表聚在一起,围绕绿色发展理念,结合“4+8”地区生态资源和发展优势,探讨建立绿色发展工作机制,推进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

    记者曾艳 兰国榕 见习记者刘志蔚 整理报道

    ●中央党校教授孙要良:

    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经济建设有本质关系,我们不仅要经济崛起还要绿色崛起,既要站起来、富起来还要美起来。这就要求从“绿化头脑”、绿化空间、绿化经济、绿化制度、绿化利益关系等方面做到“五个绿化”,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绿化头脑”,就是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资本观、生态价值观、合理消费观。在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上,实现由物质主义转向功能主义、维新主义转向维心主义。

    绿化空间,就是要利用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好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

    绿化经济表现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离开自然环境搞经济发展不行,离开经济发展搞生态文明建设更是缘木求鱼。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关键要发展经济,推动以创新引领绿色经济,实现中国制造让位于中国智造,世界工厂让位于世界芯厂。

    绿化制度,就是要更多地运用经济和市场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体系改革,解决“九龙治水”、力道分散、温柔执法、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

    绿化利益关系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要形成“保护者得补偿、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合理常态机制,不能让重点生态功能区“饿着肚子看风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毅: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从各个省筛选出一批绿色扶贫的典型,其中就有一些是我们赣州的。我记得有一个典型,主要讲的是政府通过帮助村里改善道路条件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并且发展乡村旅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来,村民从旅游发展中受益,收入不断提高,改变了贫困面貌。还有一个是说,致富能手回到村里,通过发展电商帮助村民卖农特产品,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绿色扶贫事例。对赣州来讲,要认真总结绿色扶贫经验,以便为其他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借鉴。

    怎样走好绿色扶贫这条路,这就要注重实施好三大战略。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主要通过生态保护项目、流域补偿和碳汇等生态补偿方式,设置护林员、生态管护等生态就业方法,以及草原奖补政策资金分配的分配制度。二是发展绿色产业。主要通过光伏扶贫、乡村旅游以及绿色产品开发。三是实施好生态移民,最终真正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早日脱贫。

    ●中国投资协会投资项目社会评价促进中心主任张宏君:

    中国投资协会是为投资服务的协会,一直致力于政府审核审批相关项目社会价值的综合评估。绿色经济发展即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两方面。生产方面,我们所有与生产建设有关的包括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都是以绿色环保体系为前提;绿色生活方面,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实际可直接带出绿色产业链。

    就赣州如何发展绿色经济,我认为,赣州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赣南老区应把绿色产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更多的绿色产业并落地,打造建设赣州绿色产业的完整生态链;包括基金会和产业基金,把生态环保理念延伸到各个细节,从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工业园区建设,包括人员培训、还有其他增值服务、金融服务,打造一个完整的环保产业体系;发挥好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的支持政策,抓紧把党的政策转化成产业政策,特别是绿色产业政策希望赣州砥砺前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也相信赣州能够实现新的跨越。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

    中国水环境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水环境投资营运服务商,目前正在实施北京、上海、大理洱海等六个国家级PPP示范项目,占财政部前两批水环境示范项目的32%,集团已成为国内水环境治理的PPP领跑者。PPP是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可将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使政府转变角色,从重投资、重建设转变为重购买服务、重过程监管,不仅是“招商”,更是“招智”。水环境综合治理,各地政府应高度重视起来,根据当地的旅游规划、产业特色,结合本地的生态特色打造个性化的城市主导治理;同时要让百姓充分参与到水环境治理过程中,提高全民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在发展中注重水环境保护,抓好水环境治理后的基础设施管理,以水质改善为基础、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产业提升为增值,也使老百姓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水环境水生态,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在治水和绿色发展当中一条必然之路,要在生态环境与当地产业结合上做文章。

    ●蓝城集团总规划师胡劭平:

    资料显示,1981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20%,2000年达到了36%,到2011年时城市人口历史性超过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3%。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的城镇化,从20%左右增长至50%水平,分别大致经历了100年、60年和65年,而中国城镇化率从20%到50%仅用了30年。

    城市化突飞猛进,让我们30年完成了100年的事情,也让我们城市病越来越严重,更多的人居住在城市里面。

    中国传统5000年文明,主导是农耕经济,它的载体是乡村,乡村便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不断追寻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今天乡村文明也许是治理工业文明的一剂良药。

    面对城市的拥堵、嘈杂、污染、压力,人们希望有一片净土,洗净城市铅华,更希望有个地方,释放内心深处那份儿时的记忆,那份似淡而浓的乡愁。这一切的回归,便是小镇。蓝城集团拥有10余年的小镇开发实践,目前,在建小镇项目共18个,总用地面积约2.5万亩,总计容面积1700余万平方米,总可售金额2000余亿元。

    我们希望通过小镇建设,将城市的文明汇集到乡村,把乡村的生态共享给城市,实现产业、功能、城乡、居民的多元融合,让城乡融合、农村变美、农民变富、农业变强、生活更好。

    ●赣州市发改委主任黄明哲:

    赣州积极探索“生态+”发展方式。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描绘绿色发展“路线图”。在五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中,均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崛起的重点、目标和措施。二是坚持融合发展,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在绿色农业方面,大力发展脐橙、油茶、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在绿色工业方面,加快实施新一轮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进清洁生产促进工程、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在绿色现代服务业方面,着力推动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重点产业率先发展。三是坚持示范带动,打造特色小镇“新样板”。目前,全市已成功打造以生态农业、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为核心的各类特色小镇64个。四是坚持制度创新,扎好生态建设“绿篱笆”。完善政绩考评机制、公众参与机制,有序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制度,龙南、寻乌等9个县纳入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县。五是坚持绿色惠民,创造生态扶贫新模式。产业增收,致力“经营乡村”,提高经营性收入;通过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六是坚持文化引领,奏响绿色发展“交响曲”。通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强化生态环保宣传,开展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创建工作,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卢毅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