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十三五大气污染地区煤改气 天然气消费比重将翻番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0日

    每经记者 周程程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石油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其中,《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逐步把天然气培育成主体能源之一,构建结构合理、供需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天然气产业体系。
 
  2015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比重是5.9%,而日前发布的《能源“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与《规划》提出的目标相比,接近翻番,这必然需要提高天然气的消费量。
 
  此次规划明确要求,“十三五”要抓好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等气化工程、天然气发电及分布式能源工程、交通领域气化工程、节约替代工程等四大利用工程。而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成为推进“煤改气”工程重点。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刘广彬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天然气消费比重达到10%的目标还是符合业内预期的,如果能够加速推进国内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是非常有希望实现的。
 
  国内天然气存在降价空间
 
   在目前冬季雾霾多发的情况下,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等气化工程,被业内人士给予高度的关注。
 
  规划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大力推进天然气替代步伐,替代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燃煤设施用煤和散煤。
 
  规划除了要求在农村地区推动天然气替代民用散煤外,还要求提高天然气城镇居民气化率等。
 
  此外,天然气发电也被认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规划中数据显示,目前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发电仅占14.7%。
 
  这一占比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水平。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中,气电在天然气利用中所占比重通常在30%~60%区间。例如,2015年发电用气占美国天然气用气量的35%,俄罗斯为33%,英国为36%,日本更是高达60%。
 
  对此,规划提出要借鉴国际天然气发展经验,提高天然气发电比重,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
 
  目标制定的同时,规划也指出,大幅增加天然气消费量难度较大。
 
  刘广彬表示,“十二五”期间就没有达到预期的天然气消费量。这是由于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完善,导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在过去两年远高于替代能源价格,这使得天然气的下游需求受到抑制。
 
  对比国际上的情况,刘广彬表示,按照国际惯例,天然气使用量较多的工业用户,价格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应该执行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而居民用气价格承受能力较高,价格水平也应该较高,但国内正好相反。
 
  “国内的天然气定价水平整体偏高。”刘广彬说,国内天然气有降价空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也曾表示,天然气10%的消费和供应从哪里来呢?今后煤改气、天然气发电等都要进入市场,这就需要政府在补贴、价改等方面下力气,关键解决天然气价格贵、成本高的问题。
 
  推动管网运输和销售分离
 
   《能源“十三五”规划》也指出,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网密度低,储气调峰设施严重不足,输配成本偏高,扩大天然气消费面临诸多障碍。
 
  其中,由于储气调峰能力严重滞后,也产生了冬季迎峰度冬工作仍然紧张的问题。对此规划要求,到2020年形成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148亿立方米。有序发展LNG 接收站调峰,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应急储气调峰设施,鼓励多种主体参与储气能力建设。
 
  在刘广彬看来,根本上还是需要推进油气体制改革,包括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和运营体制改革等。实现基础设施公平开发,从而保证上、中、下游市场对投资者均有吸引力。
 
  规划提出,全面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推动天然气管网运输和销售分离,大力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开放。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加强天然气管输价格和成本监审,有效降低输配气成本,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
 
  刘广彬指出,城市燃气环节收取的输配费用相对较高,利润可观,而中上游环节却常常面临着亏损经营的局面。“需要梳理国内各个环节目前的价格水平和收费模式,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理顺价格体系。”
 
  规划也要求,建立完善上中下游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加大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开发培育力度,供气企业合理承担普遍服务义务,形成终端市场的竞争环境。依据市场化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天然气进口。鼓励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生物天然气进入天然气管网和车用燃气等领域。
 
  刘广彬表示,输配费降低的情况下,未来存在着降低天然气终端价格的可能性。但天然气定价机制还受油价等其他因素影响,通过改革后,综合考虑上游的供应成本和下游的承受能力,经过市场博弈形成的价格,最终能够形成合理价格。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