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钱,还要独自照顾患病的儿子。我怎么也没想到,我3年半前就‘借’了2000元钱,现在倒欠了银行2万多元,我就是被人给骗了。”昨日下午,50岁的黑龙江人汪华丽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叙述中透着绝望和无奈。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正是由于对信用卡的一无所知和轻信他人,才导致了汪华丽今天的局面。
本报希望此事给读者提个醒儿,办理信用卡时一定要注意阅读合同条款,使用信用卡尤其是透支现金时,一定要掌握还款期限以及滞纳金和利息收取的相关规定。
被忽悠:
花2800元办了10张信用卡
2006年对于汪华丽来说,是经济上捉襟见肘的一年。28岁的儿子因为老板欠薪“跑路”,又气又急之下患了严重抑郁症,无法外出工作,只能靠她一个人照顾,经济上压力更大了。她无法继续租住原来的房子,在寻找便宜房子过程中,没想到落入一个骗局。
“2006年10月,我到泡崖一个中介找房子,在那里认识了一个自称叫‘李强’的男子。”李强自称给朋友办事,听说汪华丽经济窘迫,非常热心,主动开车带她去看房子。因为汪华丽总觉得租金高,房子没租下来,可是小老弟李强却让她觉得非常值得信赖。听说老大姐经济上的困难后,李强提出,两人可以合伙倒腾海鲜赚钱。“他说他有车,可以负责运输,我只要出5万元入股就行。”可是这5万元对于汪华丽来说也是天文数字。
见老大姐拿不出钱,李强怂恿说,可以帮她办信用卡。“他说的可神奇了,说那卡可以直接提出现金来,以后再还就可以,办10张卡就能取5万元,但是办卡的手续费需要2800元。”急于赚钱的汪华丽根本不知信用卡为何物,就乖乖带着2800元,跟李强来到位于兴工街的一个“办公室”,办理了10张信用卡。
想“借”钱:
透支2000元被人扣下300元
因为对信用卡和银行申办手续一窍不通,汪华丽的叙述显得非常混乱,她甚至说不清楚,自己到底申请了哪几家银行的信用卡。她还告诉记者,她根本没有去过那些银行,只是在那个“办公室”一个自称叫刘丽的女子指导下,复印了身份证,并填写了表格。那些她根本弄不懂的事,都是李强和刘丽办的。
刘丽还告诉我,大概半个月之后就能收到这些信用卡了,需要提现的时候还要找她办理,每提取1000元要扣150元做手续费。半个月后,汪华丽果然陆续收到10家银行寄来的信用卡。可是偶然一次到银行打听,她才得知办理信用卡是免费的。“我特别生气,李强收了我2800元钱办卡,这不是骗我吗?”汪华丽气愤地给李强打了电话,可李强的答复是:“你活该,倒霉!”随后,这个“热情”的小老弟挂断了电话,音信全无。
在工友的帮助下,汪华丽退掉了9张信用卡。可就在这时,儿子病情突然加重,急需用钱。再也拿不出钱的汪华丽想到了剩下的那张信用卡。“不是说信用卡可以‘借’钱吗,我就想找刘丽,让她帮我借点钱。”2006年11月,汪华丽再次来到“办公室”找到刘丽,让她帮忙提现2000元。“到手的其实只有1700元,扣了300元手续费。”直到接受记者采访时,汪华丽也不知道,信用卡可以直接通过ATM机操作提现,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手续费。当然她更不知道的是,提现是要收取利息和滞纳金的,这一点给她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傻眼了:
毫不知情变成“恶意透支”
在汪华丽看来,银行的钱“借”就借了,什么时候还都没关系。可是一个多月之后,她接到了银行的电话,提醒她还钱。“我说我哪有钱啊,有钱我就不跟银行借钱了。可是银行的人说,我多少也得还点。”汪华丽铆足了劲儿,说先还500元吧,随后她借钱还了500元。
汪华丽以为,先还500元就达到了银行“多少还点”的要求。可是她不知道,这只是达到了最低还款额,透支提现会带来利息和违约滞纳金,而且逐月递增。这次还款后,汪华丽恰巧换了工作,也换了手机,在她看来,银行什么动静都没有了。2008年7月,她意外地接到了律师的电话。“律师说他们到处查询才找到了我,说我再不还欠款,银行就要起诉我了。”汪华丽害怕了,赶紧东挪西借凑上了2000元。记者问她为什么这次要多还500元。汪华丽回答说:“我寻思着银行都要起诉我了,咱也别让人家说我,我就多还点儿好了。”
2009年冬天,老家两次来电话,说银行找到老家,让汪华丽还钱。今年春节后,汪华丽偶然回原来的单位,同事告诉她,银行每个月都给她寄信,催她还款。对于这一切,汪华丽十分气愤。“我跟他们说,我早还完了,我不欠银行钱。”为了制止银行这种没完没了的“毫无道理”的催促,汪华丽甚至还给银行客服打了电话。“我说我不欠你们钱,别总找我!”
可是今年5月19日,随着律师电话的再次打来,2.1万元欠款这个事实让汪华丽傻眼了。也就是这个时候,汪华丽才得知,透支提现是有利息和滞纳金的,而且始终不还的话,这些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不知道怎么办好,我也不知道从哪能借到2万多元钱。”
采访手记
世上不会有白来的零花钱
采访汪华丽的过程中,记者对她寄予深深的同情,但是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感到匪夷所思。甚至费尽了口舌也没有让她明白,银行的利息和滞纳金规定,以及金融信用制度。“李强和刘丽都找不到了,‘办公室’也没有了。我不是恶意的,他们就不能少收我点钱吗?”采访中汪华丽一再这样问。她也这样恳求律师,结果自然是被拒绝。
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总这样说。对这件事我们也要说,世上不会有白来的零花钱。在办理信用卡之前,如果汪华丽能到随便一家银行咨询,如果她能仔细阅读合同上的条款,可能她就不会陷入如此境地。此事也给很多人提个醒儿,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于使用信用卡的人来说,透支提现很容易,可是随之而来的利息和滞纳金规定也一定要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