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故事 >> 正文内容

解禁前夕创业板34名高管纷纷辞职 或为套现铺路

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1日

  回天胶业昨晚公告,该公司董秘曾学毅已经递交辞呈。这已经是创业板自上市以来第34名高管辞职。

  创业板开板不到十个月,便有25家公司的30多名高管辞职,分析认为,辞职潮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套现。因为与在任时“每年减持股份不得超过所持公司股份25%”的硬性规定相比,高管辞职后减持的规模和自由度将大大增加。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10月份,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将开始解禁,创业板“三高”的背后,未来对业绩的悲观预期可能引发一轮解禁股抛售高潮。

  有分析人士表示,创业板高管为套现而辞职虽不触犯法律,但是创业板过快造富,导致核心人员流失的负面效应需要引起重视。这样的现象应该及时得到制度上的疏导:一是创业板通过制定合理的发行价以及上市溢价的幅度,二是应对持股人的减持限制进一步细化。否则,高管接连通过创业板这个平台来套现,将完全失去创业板设立的初衷。

  开板不足10月高管竞相辞职

  创业板公司刚上市不久,便有高管以辞职之名急急套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创业板高管以月均四名以上的频率向上市公司提出辞呈。

  从今年1月底开始,创业板开板仅三个月,公司高管就开始出现辞职的现象。华测检测、银江股份成为第一批高管辞职的公司,在今年1月底,相继有独立董事和副总经理辞职。随后的2月份,又有华力创通、朗科科技、大禹节水和梅泰诺几家公司的高管辞职,高管涉及的身份有副总裁、董事、监事和独董等。

  今年三四月,创业板高管出现了辞职的高峰,3月份到4月份,共有12家公司的高管提出了辞呈。其中不乏在同一时间数名不同职位的高管集中辞职的现象。3月10日,网宿科技便公告称公司董事、总经理和独董辞职,3月25日和3月30日,前后相隔仅5天,硅宝科技便相继发布两公告宣布监事和财务负责人辞职。从去年1月份开始,华测检测已经连续发了三份高管辞职的公告,1月16日,公司独董陈英辞职,6月1日到6月30日,一月之内竟有两名公司副总裁魏屹和聂鹏翔同时辞职,而三名高管辞职的原因都是“个人原因”。

  截至目前,创业板开板不到10个月,已经有34名高管辞职,涉及公司24家。在具体身份上,董事8名、监事7名;独立董事8名;副总裁、副总经理等5名;董秘5名;核心技术人员1名。

  解禁临近高管辞职现象或井喷

  资料显示,高管的辞职数量,与公司上市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据统计,创业板高管辞职的现象大部分集中在去年上市的公司中,28份辞职公告中,有18份来自去年10月30日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据统计,去年10月30日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中共有19名高管辞职,而去年12月25日以后上市的近70家公司中高管辞职人数仅为14名。

  不过,从今年创业板公司高管辞职的时间点看,却发现高管辞职频率有加快的迹象。以同花顺为例,公司去年12月25日登陆创业板,未曾料到的是,公司董秘方超和监事易晓梅却于今年1月18日双双向公司提交辞呈,这距公司上市不足1个月时间。今年1月份刚上市的梅泰诺、朗科科技、华力创通在上市后一个多月也相继有高管辞职,2月份上市的万顺股份、3月份上市的三川股份均步前者后尘。本周二,5月20日刚刚上市不久的劲胜股份刚刚发布了独董辞职的公告,而昨日,回天胶业再发公告,称该公司董秘也已辞职。

  统计显示,首批创业板公司的上述19名高管平均辞职时点为上市后5.2个月。而此后批次上市公司的14名高管平均辞职时点则是上市后的2.1个月。随着解禁的临近,高管辞职的现象可能进一步井喷。

  分析称辞职是为套现铺路

  综观高管辞职的原因,过半都是称系“个人原因”,包括“夫妻两地分居”、“身体健康堪忧”等,但这些含糊的表达或许很难令人信服。业内人士认为,高管辞职或许是为套现铺路。

  从高管辞职的精准时点上看可见一斑。据统计,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8名高管在今年3月辞职,而6个月后,即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首个持股解禁日,这样一来,辞职后6个月的禁售期便被完全包含在上市1年的锁定期之内。

  统计显示,目前主动请辞的30多名创业板高管中,有14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目前,创业板辞职高管中级别最高的是网宿科技原董事、总经理彭清。今年3月9日,彭清因个人原因请辞,理由是完成业绩目标压力大。而目前彭清持有网宿科技431.51万股股份,市值约8300多万元,也就说,目前套现彭清便一跃拥有近亿身家。再如赛为智能原副总经理、董秘周嵘,其乃公司创始人之一,目前持有679.03万股,为第四大股东。今年4月7日,周嵘辞去董事、副总经理及董秘职务,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从股权演变看,其持股成本几可忽略不计,而其所持股票市值近1.6亿元,显然存在较大的套现动机。

  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现在还不能预测这些高管离职的原因,但时间点掐得如此精准,应该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减持套现的目的。“如果禁售期一过他们便马上到市场上运作的话,应该就是套现无疑了。估计到10月份,创业板股市会有一个戏剧性的变化。”

  部分高管离职未离岗

  此外,调查发现,部分高管辞职后“离职不离岗”,这很可能是为日后减持“精心而为”。此前,江苏某中小板公司高管曾在2008年5月起的短短两周内抛出963.9万股限售解禁股,套现近1.6亿元,由此达到了当年“持股25%”的减持上限。随后,其在2008年7月辞去监事会主席职务,半年禁售期一过,该高管立即在2009年2月大笔减持,套现态势一直持续至今。据了解,该高管辞去上述职务后并未离开公司,仍担任上市公司党委书记一职。由此可见,如此有针对性的职位变动,少不了摆脱“减持约束”的嫌疑。

  创业板辞职高管中同样存在该现象。今年7月22日,持有77万股股份的张旭光因个人原因辞去立思辰监事职务。但据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张此番仅辞去了监事一职,其目前仍在立思辰下属公司担任高管。在公司上市不足一个月即离职的同花顺原监事易晓梅,与公司实际控制人易峥为姐弟关系,间接持有同花顺122.4万股股份,而在辞去上述职务后,同花顺相关人士表示她现在的身份是“公司普通员工”。与单纯辞职套现相比,个别公司高管“离职不离岗”背后的真实意图更值得揣摩。

  离职高管暴富全仗股民埋单

  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股价的严重高估和高管的职位减持约束的矛盾,必定产生辞职兑现的冲动。目前,创业板的“三高”已经饱受诟病,而已经公布的业绩数据也显示了对创业板高成长的担忧并非多余。半年报显示,一批创业板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为30%,这一数据远低于中小板的业绩,更低于市场预期,这样的盈利增速难以支撑当前的高市盈率。

  开源证券分析师任进称,创业板上市迅速造就了一大批暴富的高管,在强烈的兑现冲动和职位减持约束的矛盾中,相当一批高管会选择个人利益即兑现持股,因此相继看到创业板高管辞职也是该原因使然。

  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则认为,毫无疑问大部分辞职高管都是冲着减持套现去的。“他们的职业前景已经很清楚了,就是提前退休。目前创业板的股价太高,太吸引人了,高管拿着的是由股民们支付的退休金。”

  任进认为,这样的现象应该及时得到制度上的疏导:一是创业板发行价的合理定位以及上市溢价的幅度,二是持股人的减持限制的细化。否则,大家都拼命通过创业板这个平台来套现,就完全失去了创业板设立的初衷。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詹丽冬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