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美国国际集团(AIG)亚洲寿险业务香港大规模上市展开的顾问业务争夺战中,瑞士银行(UBS)和高盛(Goldman Sachs)已抢先一步,获得了更重要角色。
美国友邦保险(AIA)首次公开发行(IPO)融资额可能高达200亿美元,将帮助AIG偿还美国政府的一部分纾困资金。2008年,频临崩溃的AIG获得了政府救助,迄今仍欠美国政府800亿美元。
此次IPO将产生数亿美元的费用,各投资银行一直在竭力游说,争夺顾问角色。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去年被选中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本月,瑞银、高盛、美国银行美林证券(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和花旗集团(Citigroup)被选中担任次等重要的帐薄管理人。
但知情人士称,瑞银和高盛已正式获得“高级”账簿管理人资格,事实上将与摩根士丹利和德银组成一个高级别的顾问团队。
瑞银和高盛也许无法获得比其它帐薄管理人更大份额的费用,但角色晋升后,它们将借助此次IPO,获得额外的影响力和自我宣传的资格。AIA上市有可能超过中国工商银行(ICBC)创下的220亿美元上市规模世界纪录。
加强瑞银和高盛作用的决定,证明了它们在亚洲金融企业IPO方面的业绩纪录,并突显出幕后围绕影响力展开的政治角逐。
瑞银和高盛近年来都曾在中国多家金融集团的香港大规模IPO中担任顾问,其中包括中国银行 (BoC)在2006年100亿美元的上市。
在投行圈内的一些人士看来,任命两家投行扮演更高级的角色,也是身负重振公司责任的AIG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本默切(Robert Benmosche)的一记妙招。
“本默切想确保AIA的上市获得尽可能高的估价并顺利进行,这两家(瑞银和高盛)在此类上市方面经验非常丰富,”一位知情人士说。
瑞银、高盛和AIA拒绝置评。在2008年9月出手纾困后,美国政府拥有AIG 80%的股份。
熟悉相关时间表的人士透露,如果市场条件允许,此次IPO最早可能在4月份进行。
AIA本月向基金经理进行了推介,香港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准备在3月18日对其进行上市聆讯。
除了五大全球投行外,中国建设银行(CCB)和中国工商银行两家的海外子公司也被任命为帐薄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