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平安减持的市场幻觉 歇斯底里反应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5日

  德国投机大师托斯科兰尼曾经打趣的说:“股市涨不涨,要看市场中到底是傻钱比股票多,还是股票比傻钱多”。2010年春节刚刚过,中美两国货币当局就拉开了数量紧缩的架势,市场一下子全明白过来了:今年无论如何,钱不会比去年多了。等到2月23日,中国平安出大非五年减持计划公告,市场顿时恐慌,就如当年传言平安再融资一样,平安大跌并引起A股指数的下挫。

  当投资者看到股票筹码眼睛发亮,纷纷拿手中钞票换股票的时候,大非减持,市场不但不怕,反而怕你不减持,那是牛市;但人们不稀罕股票,而稀罕手中钞票,看到大非减持,吓得屁滚尿流的时候,那是熊市或者是弱市。现在股市如果不是熊市,起码也是弱市。

  但即使目前是熊市,中国平安大非五年减持计划,有那么夸张么?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今明两年中国A股市场逐步过渡到全流通市场。按照理性预期的说法,平安减持的消息,市场应该早就提前消化好了的。而2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载的《平安400亿市值员工股解禁 5年分批减持暗藏玄机》的文章中,更是详尽揭开了中国平安五年大非减持计划的全流程。细细研读这篇文章,便会发现23日的中国股市,对这个消息有点反应过度了。

  根据报道,本来平安18969员工持有的约8.6亿股、市值高达384亿元的股份,可以在今年3月1日解禁期到后直接兑现分红。但这样操作,会直接影响到现在平安管理层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所以公司管理层煞费苦心搞了一套方案出来,分批分期五年减持。要说,这对平安员工和市场都是好事。因为直接将员工股权这样关进笼子里,可以在持股员工和市场噪音之间制造五年的屏蔽墙,有利于员工分享公司高成长的高收益。对于市场而言,反正迟早全流通,现在市面上钱显然比去年紧张,分批分期的减持,总比一次性减持好。

  但无论平安持股员工和市场,对此都未必买账,为什么?人性的弱点。对于平安员工而言,真金白银在手,总比五年后不确定的高收益强,谁知道五年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好比市场都高唱价值投资,但现在连公募基金的股票换手率一个季度都高过100%,一般小散户哪有持有股票达五年以上的心思。而对于市场而言,熊市或者弱市行情中大非减持,好比上刑场的死囚,之前听到被判死刑固然心死,但真到被押赴刑场,免不了还是大哭一场。2月23日的平安大阴线,就是股民听到押赴刑场后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这就又应了托斯可兰尼的另一句俏皮话:市场经常如醉汉,听到好消息会哭,而听到坏消息却笑。

  平安股民大哭,引起整个市场同悲,23日市场跌得乌七八糟,也跌得莫名其妙。但这对于心智成熟的长线投资者而言,市场哇哇大哭,未必不是机会。毕竟巴菲特说过,短期看,市场固然是选美机器,长期看却是体重磅秤。难道平安股权的价值,就真的因为股东转手就大减,而其他公司股票价值,就真的因为平安大非减持计划而减少?这实在是市场的脆弱,尤其是在一个扑朔迷离的时期,任何消息都会引起歇斯底里的反应。

分享:

来源: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