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日,A股市场上最大规模的员工套现运动将正式拉开帷幕。
上周二,随着上市三年锁定期结束,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由约1.9万名内部员工间接持有的8.59亿股限售股将于3月1日(今日)起上市流通,并将在五年之内减持完毕。按中国平安上周五股价计算,这些员工所持股票市值接近400亿元。也就是说,平均每位持股员工身家将增加200万元以上!
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国内企业最大规模的一次“批量制造”百万富翁的行动!
追本溯源
持股计划曾遭冷遇
上周二中午休息时间,位于老南门天府绿洲大厦的平安人寿四川分公司办公区一角,40岁的张斌(化名)正在浏览当天的各大报纸。他极力搜寻的,正是有关中国平安最新发布的公告。
“为了这一天,我们整整等了10年。”张斌告诉记者,他1997年进入平安工作,而购买平安原始股的时间大约是1999年。当时他手头资金并不宽裕,只买了两万股,是以每股1.76元的价格买入的,之后每年每股分红一角多钱。经过历年分红,他投入的初始成本早已收回。
根据中国平安的公告,这1.9万名员工所持有的股票通过深圳市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豪时)、深圳市景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傲实业)和深圳市江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实业)三家公司持有。新豪时、景傲实业和江南实业目前分别持有中国平安A股3.89亿股、3.31亿股和1.39亿股,占总股本的5.30%、4.51%和1.89%,为中国平安的第四、第六和第九大股东。其中江南实业所持有的1.39亿股中,有0.88亿股由平安副总经理代理平安部分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持有,另外0.51亿股由金裕兴持有。
记者获悉,在平安内部,这一间接持股计划又被称为“合股基金”。如今,外界自然是一片羡慕的眼光,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对于这件今天看来仿佛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众多平安员工却并不买账。
“由于是法人股,当时买的人很少,总公司甚至要求中层干部带头买。”据张斌回忆,合股基金设立之初,由于5年内不分红,不少员工不愿意参与投资。有人甚至表示,不仅个人工资要投入基金,还要倒贴钱购买,实在不划算。据悉,当年为了完成增资扩股,平安甚至把增资扩股作为业务考核指标分派到各个分支机构,要求各机构必须完成规定的募股额,否则影响机构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其后,随着中国平安的发展壮大,当年购买股份的员工逐渐尝到了甜头,员工持股才开始增加。
据中国平安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06年末,共有18969名员工参与了合股基金,共持有4.31亿份权益单位。
曾遭质疑
马明哲等高管被指“持股偏低”
根据中国平安2009年半年报,目前员工投资集合权益单位共有4.31亿份,有15名高管人员持有相关权益份额,其中6人是董事会成员。
其中,董事长马明哲持有权益投资集合474.36万份,占员工投资集合权益总额的1.10%;副董事长孙建一持有416.83万份,占0.97%。按照新豪时和景傲实业合计持有平安7.20亿股A股估算,马明哲和孙建一间接持有的中国平安股数达792万股和698万股。此外,包括马明哲、孙建一等在内的15名高管还合计持有27.76%江南实业股权,其中马明哲和孙建一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86%和3.83%。初步估算,两人通过三家公司持有平安A股的总数分别为1606万股和1230万股,按上周五收盘价计算,市值分别达7.23亿元和5.53亿元。
“虽然绝对数量可观,但按披露的持股比例,平安高管所拥有的财富比外界想像的要低。”一位分析人士表示。据称,当年中国平安在港交所上市前夕,曾因高管持股过低遭受海外基金质询:“平安高管似乎对公司发展未存乐观信心?”
对此,平安掌门人马明哲曾解释说:“个人的股份占比不多,但我非常满足,因为我最在意的,是全公司有近19000名员工持有公司股份。”他认为,合股基金是其“个人生涯中最大的成就之一”。
未来“钱”景
纳税将是巨额数字
记者上周采访多位平安内部人士发现,“造富神话”的背后,很多平安持股员工心情淡然。
“我们毕竟只是间接持股,什么时候卖,以及卖多少钱,完全取决于公司选择的时机。要是当年140元的时候能卖就好了……”一位平安的老员工告诉记者,虽然按照公告,几家员工与高管持股公司将在五年内卖出股份,但员工通过合股基金持有的平安股权套现的前提条件取决于持有的4.31亿份合股基金与7.2亿股平安股权之间的换算标准。根据中国平安公告,18969名内部员工共持有4.31亿份合股基金,而同期这部分合股基金对应的平安股票总额为7.2亿股———简单折算,1份合股基金大约等于1.67股中国平安A股。“我手上的2万股合股基金,市场价值大约在150万元左右。”张斌告诉记者。
然而,这恐怕只是理论数据。事实上,持股员工们最终能拿到多少钱,还取决于纳税的情况,因为巨额的税收或将导致他们的“纸上财富”急剧缩水。
据一些媒体的分析,中国平安此次的员工股解禁不仅将创下A股市场最大的造富运动,也将创造最大的纳税纪录。据悉,按照新豪时解禁的细化方案,新豪时将委托平安证券在二级市场并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这意味着员工权益人首先是支付印花税,其次是向平安证券支付手续费,再次由新豪时支付15%的企业所得税(据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底出台的《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条款);此外,员工权益人从新豪时每年两次分红(分别为6月末和12月末)时,还将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如此一来,员工权益人将承担近40%的税负。
以上周五中国平安收盘价45.02元计算,此次解禁的8.6亿股员工股市值约387亿元,这意味着平安员工将缴纳约150亿元的税负,其中仅个人所得税就达数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