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快报 作者:张潇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2日
新快报讯 (记者 张潇)昨日,英国保诚集团对外证实,该公司正在与美国国际集团(AIG)谈判,欲收购友邦保险的股权。据称,双方正在制定最后的交易条款,预计涉及的金额将达到3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14亿元)。除保诚如何上演“蛇吞象”令业界关注外,一旦收购成功,保诚也无法回避旗下信诚人寿 与友邦保险的“双牌照”问题。
现金支付约250亿美元
虽然早在2008年底,保诚就曾传出过欲收购友邦保险股权的消息,但当时传出的开价仅150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020亿元)。而最新的消息称,保诚正在与AIG制定最后的交易条款,计划以3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14亿元)收购友邦保险的股权,AIG的集团董事会已于前日批准该交易,保诚将主要以现金支付约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辅以小量股票支付。
由于保诚目前的市值仅152亿英镑左右(约合人民币1581亿元),如果想吞下友邦,则保诚需要大量融资。据称,保诚将通过200亿美元的配股交易以及50亿美元的债券出售进行融资,摩根大通、汇丰和瑞信三家机构是主要承销商。虽然代价不小,但保诚吞下友邦后的效果确实很有吸引力。
数据显示,以香港为业务中心的友邦保险有2000万投保人、业务遍布13个国家,聘用的固定代理人有25万,年总营业利润约为20亿美元。此次收购若完成后,保诚集团将成为亚洲地区的保险业龙头,而目前其在亚洲的销售额现已占集团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此项交易将使该集团规模扩大一倍以上,并意味着亚洲的销售额和利润将在其业务中占据首要地位。
而对于身陷债务泥潭的AIG来说,将友邦出售给保诚也是一笔好买卖。据此前的消息,友邦保险正谋求在香港上市,预计募集资金200亿美元,远低于出售给保诚的价格。
信诚与友邦或难共处
而一旦保诚收购了友邦股权,也必然将影响到保诚在国内的另外一家合资寿险公司——信诚人寿。资料显示,信诚人寿成立于2000年10月13日,由中信集团和保诚各出资50%成立,注册资本为21.15亿元,是中国第一家中英合资人寿保险公司。有信诚人寿内部人士透露,2009年,信诚人寿已经实现盈利,更有消息称其内部已制定出2012年登陆A股的计划表。同样,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外资独资的寿险公司,友邦也一直占据着外资(合资)寿险公司的头把交椅。根据保监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12月,信诚人寿的原保费收入为40.2亿元,而友邦的则为80.4亿元。
一旦收购完成,保诚将在中国国内拥有独资与合资两张寿险业牌照,由此衍生出“双牌照”的问题。根据现行的相关规定,“已获准在中国保险市场上投资的境外金融机构不得投资参股同类保险公司。”而由于友邦保险是唯一一家外资独资的寿险公司,因此保诚恐很难舍弃,而经历了多年经营,信诚也已度过了寿险业的亏损期,正在逐渐盈利,如何整合两家公司就成为保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