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高歌猛进的保险行业经历了从2008下半年以来一年半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开始在思考中放慢了脚步寻求理性的生长方式。
跟随着全行业结构调整的大步调,但并非各家公司“齐步走”。证券日报保险周刊选取了新华、泰康、人保寿险这三家公司的数据发现:他们都在千方百计地建立自己的市场优势,树立鲜明的市场新形象。
也许内心深处还在为谁坐第二集团军“头把交椅”而纠结着。但新华与泰康的出手方式已经截然不同以往了。
从数据看,新华无疑在结构调整上取得了行业瞩目的成绩,并且在平稳度过了公司“非常时期”后顺利迎来了新的董事会与管理层。这些都为新华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向他们心中的目标出发做好了准备。
相比较而言,泰康管理层的稳定在行业内是不多见的。一直以提倡“房子、汽车、保险是中产阶级新三大件”的泰康人寿,很早就搞出了“一张保单保全家”,近年来非常关注中国养老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是同一种风格的延伸——“小资”。其以投资见长的风格,决定了其承保业务的结构也是与之相匹配的。投资业务带来的丰厚收入,自然让泰康的小日子过得也很殷实。
至于人保寿险,这家咋听上去很“老”,其实资历很浅的新公司,其市场表现也很让同业侧目。从其开业以来就个险和银行保险并举的强势生长方式,实力可见一般。有人保强大的资本与资源的支持,以及从国寿转战而来的高管团队的老道,可谓是既有春风又得雨。并且还有投资那一只轮子同时转。
虽然,大伙还是在为“名利”而战,但决犯不着纠结在某一两个领域上,难怪乎有专业人士感叹:市场还是很大的。
的确,野蛮生长或许已经不能适合这个“低碳”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