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上犹县古田村:从扶贫重点村 到客家新村的蜕变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2日

古田村一角。
 
    □黄传章 实习生卢燕 周嘉敏 记者曹建林 文/图
 
  ■乡村名片:
 
  古田村地处上犹县水岩乡东南,毗邻陡水湖水库,山清水秀,生态优美。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385户农户,总人口1688人,其中危旧土坯房住户220户,是典型的库区移民村和省定扶贫重点村。近年来,古田村全力将村庄打造成和谐秀美、宜居幸福的库区客家新村,先后荣膺“省级生态村”“市级生态秀美乡村”。
 
  设施改造助力脱贫
 
  近日,记者来到古田村采访。蔚蓝的天空下,一幢幢徽派马头墙建筑林立,漫步其间,乍一看还以为是村中的某处名胜古迹,走近细看才发现原来是古田村村民的住所。粉刷过的白色外墙与深灰色屋檐相互映衬,潺潺的溪水从门前的民心桥下缓缓流过,形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景象。
 
  “以前村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住着土坯房。”古田村第一书记黄大梅向记者讲述,“自从2012年国家大力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我们村开始对土坯房进行改造,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理事会运作、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的工作思路,拆除了四五千平方米的土坯房和空心房;同时聘请有实力、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标准化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建造统一规划的砖房,目前98%的村民住上了新房子,村民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黄大梅说:“在村庄交通方面,一直以来,古田村通向外界的道路比较畅通,但村内的道路不畅。”因此,古田村对村内所有道路重新规划,发挥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供电公司等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技术优势,不断完善村道建设,村内道路陆续通畅,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在完善基础设施基础上,古田村致力于发展种养小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目前,该村已有129名农民分散地饲养鸡、鸭、牛等牲畜,播种小面积杨梅等果树100亩。
 
  环境保护绿化生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偌大的莲蓬映照着亭亭玉立的白莲,五光十色的湖面,湖中灵动的红鲤鱼上蹿下跳,宛如一幅动静结合的美妙画卷。据悉,古田村致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标准化鱼塘120亩,其中种植莲藕30余亩,养殖鲤鱼80余亩,投放鱼苗80万余尾。
 
  针对古田村大量污水无节制排放,垃圾处理难导致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该村联合市城建局、市水利局设计了雨污排水系统,建设排水沟渠2000余米,进行河道翻新,建造两个污水处理器,改变村里污水横流的现状。同时,聘请多名垃圾清洁员,引进多台垃圾车,在常态化管理下做到垃圾日产日销,保持村内环境干净整洁。
 
  人文建设打造新村
 
  “汪洋世第”“江夏流芳”“春申遗风”……四周绣着花边,中间镶嵌四个光辉夺目大字的横匾印刻在每幢居民房屋的门楣上。“这是客家牌匾,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每一块门匾都记载着一段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一段世代相传的家风家训,讲述着客家人的独特故事。”村委委员李启辉介绍道。此外,该村积极实现祠堂多功能化,包括社区活动室、农家书屋等,用黄氏名人德操故事引导群众,打造群众交流议事、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场所,建设两个广场供村民锻炼身体、消遣娱乐,人们娱乐的方式和地点多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添上了别样的风采。
 
  为传承和保护客家习俗,培养居民文明意识,古田村积极开展社区“清洁文明户”“十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并通过口头宣传以及张贴告示等方式,倡导居民自觉维护村庄环境,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活动,营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李启辉表示,古田村将继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和高标准管理,全力将村庄打造成“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的“五新级”新村。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