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兴一方产业 富一方百姓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4日

在上犹县东山镇南塘村锦辉养殖场,养殖户吴锦香在给鸡喂食。
村民在上犹县洋田村葡萄基地采摘葡萄。
 
    □黄传章 文/图
 
  初秋时节,走进上犹县东山镇东门村黄国平生态家禽养殖场,“咕咕”“嘎嘎”声不绝于耳,三五成群的土鸡、土鸭来回觅食。看着争相啄食的鸡鸭,养殖户黄国平心里乐开了花。黄国平原先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养殖土鸡、土鸭,去年实现了脱贫。目前,黄国平生态家禽养殖场已初具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年出栏土鸡、土鸭2000羽,产蛋8000枚,年销售额15万元。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立足产业基础,近年来,上犹县对贫困人群因户施策,探索产业扶贫发展新模式,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推进落实“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种养产业扶贫行动,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油茶、养殖等富民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去年底,该县退出贫困村9个,3266户1087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0.2%下降至6.7%。
 
  香猪叩开致富门
 
  吃虫草、饮山泉,奔走田林,全身黝黑,嘴尖头长,体型和山羊一般大,这样的猪你见过吗?8月9日,在上犹县东山镇元鱼村管坪组山泉藏香猪养殖基地,满山坡都是这样的猪。据基地负责人翁泽洪介绍,这是他去年从外地引进的藏香猪,目前养殖规模500余头。
 
  话音未落,翁泽洪就领着我们参观养殖基地。“白天它们在外自由觅食,傍晚就主动回到猪舍。”据介绍,喂料主要是米糠、玉米粉、番薯、豆腐渣等。猪粪则收集用作肥料,既实现循环利用,又生态环保。因为放养,靠吃“自然、环保粮”长大,藏香猪一般要养殖一年方可出栏;因其脂肪含量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备受顾客青睐。如今,上犹县东山镇茶亭和崇义县彝良各有一家藏香猪美味馆向基地长期订购。除了线下销售,基地还通过农村淘宝、微商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产品供不应求。
 
  基地还成立了上犹县山泉藏香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合作社通过雇用贫困户到基地务工,租赁贫困户田地,与贫困户共享养殖藏香猪等方式,让不少贫困家庭走上致富路。“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我们积极参与藏香猪养殖,除了有一笔务工收入外,自家种的毛芋头、番薯等农产品也可卖给基地,每年可增收上万元。”贫困户吴昌兵说,“脱贫不是送钱花,只要自己勤劳肯干,脱贫摘帽不是难事。”
 
  茶香四溢脱贫路
 
  “千山环野立,一水抱村流。”走进中国名茶之乡——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村,举目环望,浓郁客家风格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茶园里一畦畦如玉带的茶树随风舞动,仿佛走进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行走在农田里,一行行茂盛的茶树在阳光的照射下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农田里也种茶叶?看见笔者感到惊奇,园村村党支部书记陈有才自豪地说:“我们村山上、农田、荒地里都种茶,茶叶在我们农民眼里就是‘金叶子’。”在井头组,贫困户吉发育正在察看茶树。“我家的2亩田都种上了茶叶,每亩每年仅鲜叶收入就有4000多元。”目前园村村有农户912户3629人,家家户户都种茶,全村连片种植茶叶面积5600余亩。依托茶叶产业,全村近两年就有100多人脱贫致富。
 
  以茶为媒,该村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融合茶文化、奇石文化、客家文化等多种元素,打造集观光旅游、文化展示、采摘体验、生产实践于一体的茶文化基地。该村还新修建了农业观光道、客家民居和亭台楼阁,建起了农耕文化浓郁的蔬菜展览馆和农博园。
 
  迷人的茶乡茶韵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乡村旅游以茶为媒挣了人气,激活了农村经济,也带动了当地困难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3个标准间,每人每天200元食宿费,仅民宿这块一年就有6000多元的收入。”贫困户钟庆绍高兴地说。“桂花园农家乐”“大金山鱼馆”……走马园村村,一家家农家乐、民宿,成了村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葡萄架起脱贫梦
 
  “这里的空气真好,环境真优美!”走进上犹县梅水洋田生态采摘园,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一名皮肤黝黑的青年从大棚里钻了出来,热情地与笔者打招呼。他就是采摘园的主人——黄陆辉。
 
  在绿意盎然的草莓大棚旁,开朗的黄陆辉打开了话匣子,高兴地聊起了他的创业故事。2010年冬,黄陆辉率先流转了60多亩土地,带头种植葡萄。凭借之前在葡萄园工作积累的种植经验,黄陆辉从浙江引进具有早熟、粒大、甜度高等特点的“华夏一号”优质葡萄品种,开始了他的创业梦想。他每天起早贪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手磨出了血泡、脸晒黑了,吃尽了苦头,在看到一串串硕大的紫红葡萄挂满枝头,听到游客的一声声好评后,他乐在其中,感觉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致富后的黄陆辉不忘乡亲,积极通过观念引导、技能带动、资金帮扶等方式,带领村民种植葡萄、草莓、甜瓜等。为了能给家乡带来更多财富,他还带领村民合理规划种植环境,在讲究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注重环境效益,以期将洋田打造成休闲旅游新村。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陆辉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对洋田的爱感染带动了一大批人。目前,洋田已有10多户农户种植瓜果,种植面积300余亩,吸引了大批市民到洋田休闲采摘。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