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8月同业存单发行量持续走高 1年期品种占比10.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5日

 
    见习记者 方海平 上海报道
 
  同业存单再次因监管新规被市场关注。一方面,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明年一季度起资产规模5000亿以上银行发行的、期限一年以下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在酝酿货币基金相关规定,拟限制货币基金购买低等级同业存单。
 
  一位同业存单市场观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同业存单市场自去年底传出将纳入同业负债监管,加之今年初银行机构面临严格的同业监管措施,整个市场都比较谨慎;下半年以来,这种紧张局面有所缓和。监管在这个时点公布新规定,可能主要是为了防止加杠杆和同业套利现象死灰复燃。
 
  8月份以来,同业存单发行继续放量。上周(8月第二周),同业存单发行总额为4468.60亿元,环比增38.83%。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放量发行的同业存单中,长期限的占比越来越高。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8月14日发行的同业存单中,1个月期的仅占17%,3-6个月期占比66%,1年期占比11%。
 
  8月第二周同业存单发行4468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近期几项监管新规对于当前的同业存单市场来说,影响都不大。对于MPA考核,市场多认为,监管留出的时间以及具体的考核规则都比较温和,机构在今年做了相应调整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承受。对于货币新规,研究机构分析,受影响的部分,仅是评级在AA以下的同业存单,数量本来就很少。
 
  从当前同业存单市场的发行上看,继6、7月份分别放量发行了2万亿和1.5万亿之后,进入8月份,存单发行继续攀升,第一周发行1077亿元,第二周发行4468.60亿元,环比大增38.83%。整个8月份的存单到期偿还量为1.6万亿。
 
  “虽然很大一部分发行是基于滚动到期偿还的原因,但是这么大量的发行还是能够看出需求端也在增加。”上述同业存单观察人士表示。
 
  一位银行资金运营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对后市整体监管预期还是比较谨慎的。大家可能都希望趁现在资金不是很紧、价格不是很高的时候,先把长期的钱借好,平安度过年底和明年第一季度的时点。
 
  发行期限拉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量发行的同业存单中,1个月的短期同业存单已经很少了,大量的发行集中在3-6个月期,1年期限以上的同业存单发行量也明显增加。记者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告统计,8月以来,同业存单市场共成功发行同业存单7031.6亿元,其中1年(包括1年)以上期限的品种发行量为714.9亿,占比10.7%。
 
  另据记者粗略估计,近期发行的同业存单中,3-6个月期限的大概占四分之三以上,1个月期限的则大为压缩。
 
  价格走势上也能印证这一点。据Wind数据显示,自7月底8月初以来,同业存单市场1个月期限存单发行利率和3-6个月的发行利率开始明显背离。自7月31日至8月14日,1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下行了20多个BP,3个月和6个月期限品种则分别上涨了17BP和16BP。
 
  DM同业平台一位研究员对记者表示,7月底前后,由于短期限存单收益价格下行,监管又指导偏长期,所以机构都更愿意购买6个月期限以上的存单了。“第二季度大家宁愿把钱烂在家里也不愿意去买,后来监管松了,敢买了,但还是比较谨慎,所以都买点期限更长的。”
 
  随着需求端心态上的这种微妙变化,同业存单市场前期尖锐的供需矛盾也逐渐得到缓和。
 
  对于存单市场期限开始拉长的现象,天风证券银行研究员廖志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年底LCR监管要求上升到90%,股份行普遍压力较大,发行中长期限(3个月及以上)同业存单能够改善LCR指标。此外,随着明年起将期限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占比进行考核,商业银行提前加大长期限发行力度,应对MPA考核要求。
 
  针对同业存单市场的监管方向逐步清晰,引导长期限、纳入同业负债,本质上是要引导市场将其视作流动性管理工具,而不是以短套长的套利工具。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