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保险牌照水涨船高预价千万元 背后究竟是谁在买?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4日

    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刘志曾有一次机会买下一张保险中介牌照,却没有珍惜。如今想来,他后悔不已。
 
  刘志只是求购保险公司牌照的“土豪大军”的一员。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他,越来越发现保险牌照的重要性。“在互联网保险发展初期,监管对于第三方平台渠道做保险通道业务限制并不多。”他说,“现在不同了,不持牌经营,发展路子会越来越窄。”
 
  2015年7月下发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要求,第三方网络平台经营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应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资格。2016年10月,保监会再度发文,重点查处非持牌机构违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互联网企业未取得业务资质依托互联网开展保险业务等问题。“预估以后政策会越来越严,不如赶紧拿到一张保险经纪公司或代理公司牌照。”刘志说。
 
  市场上保险中介公司并不少,但求购需求增多也推高了价格。刘志发现,前年一个几百万元就能买到的保险牌照,今年预价千万元了。对于已在开展互联网保险的刘志而言,最好的标的公司是没有什么债务和不良业务,“底子越干净越好。”
 
  张勇则是另外一个故事。
 
  今年上半年起,张勇就在不同的朋友圈发出求购信息,“有没有寿险公司卖股份?最好有控股权。”三个月后,朋友们发现,求购信息不仅仍然有效,而且他的求购需求更多了。“有没有寿险公司股权?财险公司也可以,中介公司牌照也可以谈谈。”
 
  张勇说,并非所有的保险牌照都需要,目前采取的是广撒网策略。投资保险公司不是小事,争取和有出售股权需求的公司都谈一谈,可以更好选择目标公司。
 
  据张勇分析,目前市场上对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股权有需求的主要是三类:互联网保险经营者、金融大鳄以及实业公司。
 
  除了刘志这样的互联网保险从业者,金融大鳄多希望补齐牌照、实现综合化经营。实业公司,有的希望进入保险朝阳行业、丰富产业链条,有的则是看中了保险公司现金奶牛的作用。但张勇认为,随着监管趋严,有后面这类想法的公司在变少。
 
  保险牌照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本对它的追逐性和盲目性。通过新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方式进入保险业,对于相关方来说并不容易,不仅要有资金实力、有真正投入保险行业的决心、能经历时间考验,股东之间还要有共同价值观,不至于中途止步。而且,随着监管趋严,越来越多的人预期,未来至少两年,保险公司批筹步伐可能放缓,这也推动了保险牌照求购市场的火爆。
 
  不过,张勇并不认同目前保险牌照供不应求。他认为,市场上保险牌照供给并不少,目前的牌照求购热更多是由于信息不透明造成的。目前保险公司很少通过公开场所寻求买家,交易信息多靠中间咨询公司和朋友圈传播获得。这客观上造成了保险牌照火爆但“有价无市”的局面。张勇说,过去几个月也和一些有出售股权意向的公司谈了谈,有的是因为价格谈不拢,有的是因为理念不合,因此目前还在寻找目标。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