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既查消费信贷又治过度授信 严监管推动资金脱虚向实

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09日

    导报讯(记者 姜旺)今年消费贷款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前7个月总量已远超去年全年。Wind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
 
  与此同时,银监会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防范金融风险,推动资金服务实体经济。
 
  国庆节前,在银监会举行的“今年以来银行业运行及监管情况”通报会上,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表示,“今年监管方面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抓住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风险,包括过度授信、集中度风险以及各种市场乱象。”
 
  肖远企在会上表示,消费金融客户群体庞大,是各家银行都非常重视的业务,银监会鼓励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用于购买大宗耐用品、教育、旅游等,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服务便利性。但他同时指出,要防止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对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人发放贷款,推高居民杠杆率。”
 
  近期,针对消费贷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用作首付款或挪作投资等现象,北京、深圳、广州等多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监局对消费贷款做出规范,有些地区大额消费贷客户已被要求补交消费证明材料。
 
  按照规范,消费贷款的资金用途只能用于个人消费,如果挪作他用即违反贷款管理规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真实评估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不能因为这个业务过度推高居民的债务杠杆率,更不能助长某些领域尤其是房地产领域的泡沫。”肖远企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在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下,银行业数据已经有所体现。
 
  在产能过剩企业过度授信方面,银监会强化联合授信和集中度监管,将过剩产能企业的信贷资金转移到小微、三农以及民生、环保等领域。数据显示,目前投向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贷款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00多亿元。
 
  在交叉金融业务监管方面,银监会重点规范银行同业、理财、表外业务,减少通道和资金空转,降低影子银行风险。数据显示,同业资产和负债今年开始双缩,是自2010年来的首次,同业理财今年已累计减少2.2万亿元,委托贷款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今年同比少增7600亿元。
 
  在不良贷款处置方面,今年前8个月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6319亿元。银监会还督促银行运用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会同有关部门简化处置程序和环节。
 
  资本永远是逐利的,用监管封堵住一个资金入口,资金会自然流向另一个领域。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前8个月银行业新增贷款10.3万亿元,占新增资产的比例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37.8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增速由负转正,连续8个月保持正增长。
 
  截至2017年8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9万亿元,增速比各项贷款高出2.64个百分点,贷款户数1429.88万户,比去年同期多了145.81万户。
 
  在绿色金融方面,截至6月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8.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以上。按贷款资金支持比例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2.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量相当于北京7万辆出租车停驶336年。

分享:

来源:经济导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