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县就业扶贫车间实现“双脱贫”
来源:赣州金融网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7日
本站讯 近年来,大余县在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找准“就业”这一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出台就业扶贫政策,引导企业到乡村改建、新建“扶贫车间”,利用“扶贫车间”精准就业扶贫模式,不仅让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促进脱贫,而且还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实现了企业用工“脱贫”。目前共有84个扶贫车间在运行,带动就业人数2002人,其中精准贫困对象722人。
制定工作方案。该县深入各乡镇调研,对开办“扶贫车间”所需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并制定了《扶贫车间建设实施方案》,促使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成立了由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书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职责,调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性,为“扶贫车间”的创办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技能培训。由驻村第一书记对接,协调落实了就业培训项目,支持扶贫车间对招录用工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培养贫困户劳动技能。贫困户只要有就业意愿,自觉积极参与培训,即可迅速获得简单的一技之长。在培训中加强对培训人员信息资源的统计和管理,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卡、微机录入、跟踪管理”制度,为每一名培训人员建立了培训档案,登记每个人的培训就业情况。
加大扶持力度。依托扶贫车间,为入驻企业提供了相对低廉厂房和劳动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解决“用工难”问题,增强了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企业立足贫困村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用好用足产业扶贫政策,赋予村集体股权,让贫困村、贫困户分享开发收益。
拓宽
贷款渠道。该县专门开设了“就业扶贫创业
担保贷款绿色通道”,放宽贷款条件,提升贷款额度,用于扶持贫困劳动力创业和能人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在创业贷款工作中,该县为带动精准扶贫对象就业的扶贫车间创业人员增加了贷款额度,每带动一人增加5万元。目前共发放12笔创业贷款,其中13笔355万元创业贷款,带动贫困人员就业83人,2笔40万元直接扶持贫困户创业。
积极拓展市场。充分发挥企业线上销售的优势和加大线下的营销策略,扩大销售范围,确保能够为“扶贫车间”提供订单加工,并按计件的形式给员工支付工资,据统计,每位员工每个月的预计收入将达到1400元左右。同时,积极鼓励员工自主打开销路,拓宽业务范围。(赣州
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