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0日
保险资金算不上是资本领域的“大佬”,却时刻牵动着市场的“脉搏”。毕竟,过去的几个股市重要时刻,保险资金一个也没有落下。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指出,“由于新增保费与到期再投资资金的增加,加上去年积压未有效运用的资金,预计超过1.5万亿元保险资金面临投资压力。”
那么,1.5万亿元保险资金究竟会投向何处?
念想 股指期货
“引入股指期货,各类长期资金可以管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同时也扩大了可投资范围,有助于扩大进入股市比例。”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监局局长江连海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利保险资金扩大股市投资比例。”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有一对矛盾非常突出。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对保障的需求增加,各类长期资金面临巨大的投资与配置压力。以保险资金为例,据中国保监会估计,2010年预计有超过1.5万亿元保险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另一方面,长期投资者不足,影响了股市的稳定。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保险资金的安全性要求与股市的高波动特性相冲突。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我国股市呈现波动幅度大、系统性风险高的特点。这一特点限制了以追求安全收益为主要目标的保险资金的总体规模。因此,如何有效平滑投资收益也是保险资金运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股指期货最大的功能是帮助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管理系统性风险。运用好股指期货这一风险管理工具,可为大资金管理风险和锁定收益提供一定的保障。”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保险公司投资的股票主要是大盘蓝筹,因此投资组合与沪深300股指期货之间的相关性很高,完全可以用期货来对冲风险。对冲之后就能平滑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业绩波动。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除了直接投资股票之外,还会选择投资基金产品。”江连海进一步分析道,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设为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服务,共同基金将会逐渐进入股指期货市场,这为共同基金设计新产品奠定了基础,使基金产品更加丰富,增加了保险资金投资选择。
夙愿 拓宽渠道
201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保险法》,正式为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未上市公司股权“开闸放水”。
“我不主张保险资金进入商业性房地产市场,但是我认为保险资金应该进入与公共生活相关的房地产领域,比如说经济适用房。这样,保险资金在有稳定的收益和风险的规避的同时,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回馈公众。”中国人保集团总裁吴焰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此前,保监会强调指出,保险机构投资不动产主要是购买办公用房、投资廉租房、养老实体和商业物业等等,它的目的是要获取稳定的租金收入,保险机构不直接参与房地产开发,不允许进行房地产的炒作。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则认为:“由保监会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切合实际的落实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相关政策、法律规定的具体实施细则。”他建议,“以制度和办法来管理投资行为,由企业在制度、办法范围内自主决策,改变目前因没有相关制度、办法而无法实施的情况或一事一批的做法。”
杨超在提案中提出:“由于监管机构相应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目前上述这些新的投资渠道仍未实际放开。由于缺乏更多的配置手段,不仅使保险资金过于集中配置于收益率较低的固定收益品种上,未来将面临很大的利率风险,还使保险业投资收益过度依赖资本市场表现。”
记者了解到,目前等待具体实施细则出台的投资渠道涉及到四个大的方面。即《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行业龙头企业等未上市股权的实施细则》、《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实施细则》、《保险资金投资和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鼓励有条件的保险企业投资其他非保险金融企业、开展金融综合经营的具体规范、办法或细则》。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