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双11花呗千亿信用提额背后:钱究竟从何而来?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4日

    “双11”花呗千亿信用提额背后:钱究竟从何而来?
 
  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
 
  今年以来各路低门槛互联网信贷(包括限定用款场景的消费信贷和不限定资金用途的短期现金贷)的疯长,极大推高了居民个人杠杆。有资深银行零售业务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直言:居民加杠杆的路径,已经从资产型消费(购置房产)向纯消费型消费转移。
 
  天猫“双11”创下的1682亿天量交易额,就是全民消费狂欢最具代表性的缩影。记者从蚂蚁金服确定的数据是:“双11”当日,蚂蚁花呗对八成的用户进行了临时提额,人均提额额度2200元。官方宣布的花呗用户数超过1亿。也就是说,仅“双11”当日,蚂蚁花呗至少在原基础上给超过8000万用户追加了1760亿元的信用额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1760亿元只是保守估计值,且花呗额度本身就自带分期功能,所以它后续撬动的购物额究竟有多少,目前很难估算。
 
  所有追加的花呗额度,都在“双11”次日晚到期。否则,对于无数还没有正式职业、依靠父母经济支援的大学生用户来说,就相当于额外授信,推高预支消费。蚂蚁金服人士告诉记者,对于23岁以下的用户,花呗额度最高5000元;而一旦识别出是大学生用户,额度就不会超过2000元。目前大学生用户每个月的花呗平均消费只有几百元,多为线下餐饮、打车、淘宝网购等。
 
  关于花呗和以其为代表的消费分期产品应不应该覆盖大学生群体,争议尚存,暂且不论。回到一个技术问题——我们知道阿里很有钱,但还是想问一下:钱从哪里来?自营还是体外?
 
  很遗憾,记者并未能从蚂蚁金服官方得到确切答案,但从融资市场上看,或许能找到答案的一个切面。
 
  记者从Wind查询到,7月以来,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原始权益人,共发行了蚂蚁小微小贷资产证券化产品(ABS)26只,共计融资778亿元;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原始权益人,共计发行了蚂蚁商诚小贷ABS20只,总融资额490亿元。仅三季度到现在,蚂蚁金服旗下两个小贷公司就已在交易所市场融资1268亿元。
 
  当前提供花呗服务的贷款机构是谁?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它今年以来发了49只ABS,发行额共1412亿元,其中有一半是从三季度开始发的。也就是说,下半年是它盘活现金流的一个高峰段,对资金的需求度加大。
 
  回归资金的来源,或许能帮我们理解互联网巨头给我们提供虚拟信用额度的背后,到底是哪来这么多钱用来加杠杆的。
 
  不容忽视的是,这一场打着提前消费旗帜的热钱狂欢,不仅有民间现金贷、消费金融机构、网贷(P2P)、电商巨头扎堆,还有多家银行以零息分期付款方式蜂拥而至。
 
  一位华南股份行信用卡中心人士直言:“领导现在恨不得让天天加班,我这还是中后台,管发卡工具;更别说前台营销业务员,恨不得双休日都在工作;市场部隔三差五开会,说什么学习互联网思维研究场景。总之一切为了一个目的——提升发卡量,提高刷卡额。”
 
  “双11”成了提高刷卡额的一个战场。当日,多家银行纷纷向用户提供临时上调信用卡授信额度的服务。记者注意到,各家银行提升临时额度的空间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会上调2~3倍。例如,一张固定额度为3万元的信用卡,有些银行发来信息提示临时额度可调高至5万元,有些银行则提示可调高至10万元。
 
  所以最近我们总能看到各家银行频发“捷报”,鼓吹着各自的“双11”刷卡战绩和iPhone X在各自信用卡商城的购买数据。居民的杠杆,真的从房产转移到消费了。
 
  然而,盲热之后需要认清一个现实:今天欠下的所有账单,将来真的能一一还清吗?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