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忧虑再度加重。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达1814.33亿美元,其中出口规模为8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5.7%,为历史高点,进口增幅则大幅放缓。2月份CPI同比增长2.7%,高于市场预期。上述数据加重了市场关于加息的忧虑,受其影响上周A股市场维持弱势震荡格局,成交量明显萎缩,市场观望气氛甚浓。上周五(3月12日)上证综指收盘于3013.41点,全周下跌17.66点,跌幅0.58%;深证成指收盘于12169.11点,全周下跌172.63点,跌幅1.4%。在低迷的走势中,市场亦显冷清,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较上周明显回落,日均成交1693亿元,同比减少约26%。
由于加息可能提升保险股的债券投资收益率,保险股表现普遍好于大盘。中国人寿(601628.SH)上周五(3月12日)收于27.81元,周涨幅2.92%;中国平安(601318.SH)收于46.65元,周涨幅2.55%;中国太保 (601601.SH)收于24.72元,周涨幅1.02%。
上周二(3月9日),中国人寿(601628.SH)发布预增公告,预计2009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08年增长200%以上,而此前预增50%以上。董事长杨超3月11日表示,2010年资金充足,没有A股或H股融资计划。中国平安(601318.SH)上周一(3月8日)公告称,旗下平安产险将于近期发行保险公司次级债,但并无透露具体规模。中国平安(601318.SH)上周五(3月12日)公告了旗下4家控股子公司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健康险、平安养老险2010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的累计规模保费,分别为人民币3694478万元、1011228万元、3801万元及71554万元。寿险业务相比去年仍然取得了30%以上高速增长。
上周港股陆续有较好业绩公布,恒生指数上周五(3月12日)收于21209.74点,全周涨421.77点,涨幅2.03%,国企指数收12173.28点,涨245.91点,涨幅2.06%。在港上市的5家保险股不同程度上涨,其中:中国平安(2318.HK)收于64.60港元,周涨幅为7.76%,领涨中资保险股;中国太平(0966.HK)收于28.05港元,周涨幅为7.47%;中国人寿(2628.HK)收于36.45港元,周涨幅6.11%;中国财险(2328.HK)收于7.60港元,周涨幅5.12%;中国太保(2601.HK)收盘于31.85元,周涨幅为1.76%。
中国太平 (0966.HK)公布旗下太平人寿1月份保费收入大增,同比涨83%。中国财险(2328.HK)首两个月保费收入增长27.9%,较预期强劲,花旗据此估计该公司全年保费收入增长13%至1342亿元人民币,重申该股“买入”评级,目标价9.4港元。
美国商务部上周五盘前宣布,2月份的零售环比增长0.3%,好于预期的-0.2%,但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降,部分抵消了利好。上周五(3月12日)收盘于10624.69点,全周累计上涨58.49点,涨幅0.55%,为1月19日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中国人寿(NYSE:LFC)在纽交所收于70.45美元,全周涨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