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变”字当头 险企转型路径日益清晰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8日

    “变”是今年保险业的一个关键词,临近年底,保险公司在忙些什么?明年想干点啥?记者从新华保险、中国平安近日举行的公司开放日上了解到,主打保障、科技驱动等成为上市险企转型发展的重心,而这也是整个寿险业转型的缩影。
 
  这几年,少数寿险公司通过销售短期限产品发展很快,块头不小,但业务结构和销售渠道单一,过度依赖银保渠道,内含价值不高,导致业务大起大落,形成流动性风险隐患,遵循保险经营规律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要把握提升内含价值这个根本规律。”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说,从国际上来看,越是保险业的百年老店越注重内含价值的提升,拉人头、拼价格等粗放式扩张老路必然走向没落,有耐心才会有回报。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保障型产品占比较高的个人代理业务成为寿险业务第一大渠道,占保险公司业务总量的48.61%,同比上升3.75个百分点,银邮代理业务占42.77%,同比下降2.86个百分点。
 
  中国平安首席财务执行官兼总精算师姚波在公司开放日上说,代理人是保险公司重要的渠道优势,是竞争力所在。截至9月底,中国平安的代理人超过140万人。
 
  他说,当前寿险业关键靠代理人驱动,客户有保障需求,代理人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客户,并把合适的保险产品销售给客户,未来中国平安将深耕代理人渠道,弱化价值不高的银保渠道。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老百姓在生老病死等方面的风险保障需求不断增长,保险公司要在发挥精算优势,打好“保障”牌上下功夫。
 
  新华保险董事长兼CEO万峰在公司开放日上说,保险公司提供的风险保障要体现在保障责任、产品性价比和理赔服务上,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等健康类保险将成为寿险市场的主流产品。
 
  上半年,新华保险健康险新单保费收入69.51亿元,接近2015年全年水平,占首年保费的比例超过36%,相比2015年同期的9.2%有明显提升。
 
  “我们明年要继续提高健康险业务比重。”万峰说,在做好保障的同时,更要做好理赔服务,卖保险不是“一锤子买卖”,要用方便快捷的理赔服务留住客户,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保险。
 
  随着“刷脸”、声纹识别、云计算等技术进入投保、核保、理赔等环节,保险与科技的融合不断深入,着力于提高运行效率、改善客户体验的“科技化”,将成为保险业竞争新的焦点。
 
  姚波说,近十年来中国平安累计投入500多亿元用于金融科技、医疗科技等领域,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应用于保险业务,能够准确把握用户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保障需求,并向其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也让保险理赔更便捷,风险管控更精准。
 
  新华保险监事长王成然说,一家由新华保险牵头的科技公司已经进入到筹备最后阶段,未来将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尤其是在营销支持和客户服务方面。
 
  黄洪表示,寿险业正由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转变,保险公司只有增强业务稳定性,提高自身销售能力,主动拥抱科技,通过精细管理实现内涵式集约式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分享: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