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车险定价可否与驾驶习惯挂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2日

    我国保险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一方面,由于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对健康和安全有了更高要求,进而对保险的需求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的发展,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在高速发展的保险市场中,车险作为我国渗透率最高的险种,其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一大批保险公司、第三方平台和互联网公司开始利用技术支持或合作等方式,介入UBI(基于使用的保险)车险行列。UBI车险区别于传统车险按车型和历史出险记录定价的定价方式,旨在通过采集车主驾车的相关使用数据,如年驾驶里程、连续驾车时间、急加速、急减速发生的频率等,来掌握车主驾驶行为,从而根据风险进行相应的车险定价。根据定价方式的不同,UBI车险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基于行驶里程/时长定价的保险和基于驾驶行为习惯的保险。
 
    UBI车险的数据采集方式,可分为前装和后装数据采集。前装采集方式即通过汽车内置传感器采集数据。此种方式采集到的驾驶行为数据维度更多,准确度也较高,但难点在于数据分散掌握在汽车制造商手中。后装数据采集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使用后装车载诊断设备采集数据。不过,此种数据采集方式受制于车厂协议的不公开,可获取的数据有限,且如何让普通车主接受是一个大问题。另一种是利用手机APP采集行驶里程、加速度和转弯等驾驶数据。其优势在于成本低廉、推广方式简单,缺点在于测量数据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目前,我国已有基于行驶里程/时长定价的车险实践。例如,依靠硬件自动识别里程,车主可通过里程保购买1年行驶1万公里、1.5万公里或2万公里的车险套餐。又如,通过“手机识别里程+车主每月自助拍照里程表”的方式,对未行驶到的剩余里程申请相应的现金提现。
 
    而基于驾驶行为习惯方式定价的车险实践,国内暂时还没有成熟的案例。在美国,有保险公司向用户免费提供相关设备的使用权。用户安装后驾驶45天,保险公司即可根据这一时间段的加速度、驾驶频率、车速等数据对用户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高低程度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车险折扣。其中,驾驶行为良好的车在续保时最多可享受30%的险费优惠。
 
    总的来看,UBI车险在我国的发展面临不小挑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政策开放程度:我国的保险行业比较稳健,监管部门通过制定定价因子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各家公司自主定价的范围。到目前为止,监管部门尚未正式批准任何UBI车险产品面世。由此可见,基于驾驶行为和模型测算的UBI车险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歌猛进”,还有赖于政策放宽的程度。
 
    二是新型出行方式: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汽车共享、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等出行方式革新,为传统的UBI车险产品设计和风险评估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三是产业融合:汽车生命周期涉及众多消费环节,各环节之间可以通过驾驶行为数据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目前产业链上还缺少一个公认的驾驶行为评价标准,这可能会导致竞争失序,也不利于集约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分享: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