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险企缘何青睐“可穿戴设备”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6日

    □陈林
 
  根据普华永道2017年的全球保险科技调查报告,约有45%的传统保险公司已经和保险科技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而这其实也有不少与穿戴式智能设备相关的案例,如Beam科技公司研发的蓝牙牙刷用于监控牙刷的使用频率和时间;糖尿病管理医疗公司WellDoc开发的BlueStar应用在给病人提供指导和疾病教育的同时收集相关信息,为相关医疗保险公司减少长期的开支。而在国内,较为成功的要属众安保险公司推出“步步保”,也是我国首款与可穿戴设备及运动大数据结合的健康管理计划,其合作方包括小米运动和乐动力APP等,在功能上不仅可以获取用户的健康数据,还可以凭借着运动抵扣保费的形式激励使用者参与运动,从而在长期的角度降低保险公司的理赔额。
 
  穿戴式智能设备,顾名思义是指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包括手表、眼镜、耳机和手环等等。相对于智能手机而言,穿戴式智能设备既具备了“智能”的特性,又拥有更加便捷、舒适的优点。近年来,可穿戴智能设备发生了从“提供工作便利和娱乐”到“增加健康因素监测的功能”的转变,帮助使用者随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这些健康数据正是健康保险公司所急需的。
 
  各保险公司迫切想要抢占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保险科技,其考量主要包括:首先,实时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健康诊断,为保险公司定价的精准性做出保障,以提高盈利性;其次,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健康大数据,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险设计方案,从而吸引更多的投保者,挖掘更大的市场份额;再次,在营销手段上,采取多运动攒积分来抵扣或降低保费等行为,来激励投保者们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此外,保险公司运用可穿戴智能设备所搜集的相关信息,还有助于保险公司对消费者进行其他保险险种的精准营销,并且为情景化营销模式带来可能。
 
  不过,虽然穿戴式智能设备相对于过去几年无论是在科技水平还是市场销量上都提升了不少,但其在和相关保险公司的结合实施过程仍然存在不少的挑战。从原因上主要分为三大块:第一是消费者的自我隐私保护:作为一个实时能够获取自身信息的装置,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担心自身信息遭到泄露,或被黑客所监视,从而产生抵制行为。第二,数据的精准性:精准性上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方面是智能设备对人健康因素的测算并非100%准确,可能因为不同人使用习惯而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是在使用人群上,购买健康检测设备的人大多是注重健康热爱运动的群体,在投保的积极性上会有所降低,而且那些缺乏健康意识未使用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投保人则无法被列入健康大数据库之中。第三,设备的普及率和流失率:当前国内市场上,虽然穿戴式智能设备的销量较之前大有提升,但由于价格等因素整体的普及率仍然较低。此外,即使购买了相关产品的消费者也并非会长时间一直使用,这给数据的采集也带来了一定难度。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在智能手机发展上的一再突破,一股更新更强的穿戴式智能设备潮流正在涌来。根据美国咨询机构IDC公布的全球穿戴式智能设备销量数据,2016年第3季度的整体销量就高达2300万支,而在2013年一整年的销量也就只有1500万支。CCS Insight乐观的预计在2020年,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全球销量将高达4.11万支,市场份额有望突破340亿美元。穿戴式智能设备作为一种新潮流的技术创新,未来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乐趣和便捷,还为各健康医疗保险公司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和保险业的关系必将会愈加紧密。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保险科技实验室)

分享:

来源:中国保险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