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人社部定调:2018年将稳慎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6日

    多省发出就业红包,惠及各类人群
 
  就业创业 政策力度再加码(政策解读·聚焦群众所想所急③)
 
  本报记者 范昊天
制图:沈亦伶制图:沈亦伶
  48岁的武钢集团职工胡艳玲,家庭负担较重,生活非常困难。得知自己被分流,她非常失落,感觉生活失去了依靠。“很快,就业部门工作人员就知道了情况,主动对接我。”根据家庭情况、工作技能和就业意愿,胡艳玲免费参加了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她申请了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开起了一家通信器材超市。现在,超市已收回成本,每月盈利6000多元。
 
  余黎,大学毕业后和6个年轻人创立了雷云科技公司,研发网络软件、AR互动设备。由于融资困难、股权处置及成本控制等经验不足,企业研发和管理出现问题,一些合作伙伴离开了。“最困难的时候,相关部门上门了解情况,组织网络开发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创业导师免费指导我们。”余黎介绍,在就业指导部门推荐下,公司拿到了两家机构250万元的风投资金。从只有几个人、10万元资金,到年产值500万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近300人就业,雷云科技如今成了企业新秀。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又是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密集的城市,武汉正在转型升级,既要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又要为打造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吸引优秀人才。“今年,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武汉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邹强说。
 
  妥善安置去产能行业的分流职工,为就业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化农民工劳动环境,健全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的工作机制……新的一年,各地相继开出“劳有所得”民生清单。
 
  2018年,创业政策红包大。河北在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家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河南进一步优化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环境,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下乡创业20万人,力争带动就业200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亿元。云南今年起每年重点培育建设3个省级创业园示范基地,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资金……
 
  2018年,一技在身奖励多。山东出台政策,不低于70%的成果转化收益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湖北工匠”首次开评,每人获省政府表彰重奖50万元。福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式施行,允许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
 
  2018年,劳有所得有兜底。青海今年起将重点企业稳岗补贴标准上调至70%。四川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提至每人1200元。辽宁全省执行最新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海制定欠薪单位“黑名单”……
 
  在全国层面,记者从人社部获悉:2018年促进“劳有所得”主要有以下重点——
 
  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把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摆在首位,扎实做好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工作。深入研究加快畅通劳动者社会性流动的政策措施,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
 
  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步伐。加快主体职称系列改革步伐,落实好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继续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加强职业资格监管。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政策。做大做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
 
  稳慎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体现不同职业群体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政策为核心,加强制度设计。扩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调查比较制度。
 
  此外,春节临近,工程建设领域又将迎来工程款、工资款的结算高峰,欠薪问题可能多发频发。人社部近日召开视频会,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为重点,组织力量加大欠薪隐患排查力度,摸清欠薪问题底数。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根据欠薪成因和特点,分类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依规限时予以解决。进一步健全欠薪应急处置机制,防范因欠薪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

分享: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