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支付牌照再减四张 强监管下第三方支付加速洗牌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8日

    记者 张莫 实习记者 向家莹

  央行官网近日公布了第五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续展结果,其中21家机构顺利续期,又有四家支付机构未获续展。至此经过五批支付牌照续展后,央行总共已注销28张支付牌照,支付牌照剩余243张。

  业内人士表示,在强监管基调下,第三方支付市场已出现明显洗牌和整合的迹象,市场的继续调整在所难免,在没有竞争力的支付机构被逐步淘汰之后,寡头垄断格局将更为凸显。

  此次第五批续展中四家没有通过续展的机构分别是湖南财信金通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千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长沙星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合肥新思维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星联商务与千悦企业去年就曾收到过央行的罚单。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监管的高压态势将会保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这一点已经在央行高层的历次发言中有所表现。此前央行有关负责人就明确表示,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

  强监管一方面体现在监管层对支付牌照的发放和续展更为审慎,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监管层对违规第三方支付机构处罚“毫不手软”。新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对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以及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开出罚单,分别罚没20万和25万元,处罚原因均为未按照《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共开出109张罚单,累计金额共计2819.83万元,约为2016年34张罚单数量的三倍。

  牌照收紧、罚单频开的背景下,越来越稀少的支付牌照变得更为炙手可热。据中国支付网不完全统计,2017年总共发生了21起行业收购事件。根据此前网贷之家公布的收购或拟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案例的统计,从价格来看,拥有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业务资质的牌照价格较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资质牌照价格相对较低,但也基本在5000万至1亿元左右;拥有多个业务资质且本身业务发展较好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则价格更高。

  在强监管风暴下,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出现洗牌和整合的迹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支付行业的发展本身符合规模经济的规律,一个成熟的支付市场并不需要几百张支付牌照。“支付业务本身盈利性不高,支付是金融最基本的功能,大部分机构实际上是通过支付这个接口来获得相应的金融数据和客户流量,由此间接地获得利润。”他表示,未来支付市场的竞争将更为充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一定会出现进一步的调整和洗牌,一些小的支付机构会被市场所淘汰,行业的集中度将更高。

分享: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