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交行正式迎来换帅。现年55岁的行长彭纯受命出任交行党委书记,并拟任董事长,原董事长牛锡明到龄退休。
2月1日上午,交通银行总行召开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邓声明宣布中央关于交行相关主要负责同志调整的决定。会议由牛锡明主持,中组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
会议指出,这次交通银行主要负责同志调整,是中央根据工作需要和交通银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后作出的决定。干部大会对牛锡明进行了高度评价,称牛锡明担任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以来,“稳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深化改革”、“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取得了突出成绩”。
此番接棒的彭纯,其实也是一名“老交行”,其已将职业生涯的20年都奉献给了交行。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已经退休的牛锡明,还是彭纯,交行两任掌舵人均由行长内部升任而来,这在国有大行中颇为少见。
两任掌舵人均由行长升任
出生于1956年8月的牛锡明,如今到了退休的年纪。
回顾过往,牛锡明在交行的履历,始于2009年12月,彼时他“空降”交行出任行长一职,与时任交行董事长的胡怀邦“搭班子”。在此之前,牛锡明职业生涯的23年都是在工行度过,调任交行前他担任工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分管对公业务。
随后,交行从2011年开始着手推进“二次改革”,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从组织架构、产品创新、集团一体化管理战略等方面推动交行创新。
2013年5月,牛锡明接替转任国开行董事长的胡怀邦,从交行行长的位置上,升任董事长,交行也正式迎来牛锡明掌舵的时代。
彭纯则在2013年8月回到交行,与牛锡明形成“明纯组合”。这位自1994年至2010年在交行工作了16年的“老交行”,历任交行乌鲁木齐分行副行长、行长,南宁分行行长,广州分行行长,总行行长助理,总行副行长,他也是殷介炎、蒋超良、胡怀邦三任前董事长不可或缺的管理班子要员,身上打着“改革派”、“少壮派”的标签。
去年8月,牛锡明因身体原因需要集中一段时间休养治疗,并由彭纯代为履行职责。在这之后,牛锡明较少公开露面,除此次干部大会外,其最近一次露面还是1月22日主持召开全行党委扩大会议。
交行干部大会对于彭纯的接棒给予了肯定,认为“彭纯同志担任交通银行党委书记、拟任董事长是合适的”。“新任党委书记彭纯长期在交行工作,政治素质好,经历多岗位锻炼,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懂经营、善管理,注重按照银行规律办事。思路清晰,虑事周全。性格沉稳,作风务实。为人低调,积极维护班子团结。要求自己比较严格。”
彭纯则表示,要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低调务实埋头苦干,从牛锡明手中接好接力棒,和大家一起跑好接力赛,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开创交行事业的新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交行连续有两位掌舵人由行长提拔而来,这在大行里较为少见。从其他银行的实践来看,大行董事长一般都由中组部从其他部门空降,主要是从一行三会或其他大行调任,行内提拔的案例较少。
“明纯组合”的四年
如果从交行董事会委任彭纯为该行行长开始计算,截至2017年8月牛锡明因病休养,两人组成的“明纯组合”恰好走过了四年。
在“明纯组合”搭班子的四年时间里,交行成为国有五大行中的深改试点银行,“深改”也成为近年来交行经营的关键词之一。交行在2月1日发布的人事变动公告中也特别提及牛锡明“领导全行改革发展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推动交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5年6月,交行深化改革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同意,批准的深化改革方案共有12条措施,包括改善股权结构、引入民营资本,建立管理层和员工持股机制,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深化内部经营机制和薪酬制度改革等。
去年8月召开的中期业绩交流会上,交行高管表示,深改方案中,彼时大概有30%的项目基本完成、50%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20%的项目根据外部条件逐步推进。
具体而言,彼时深改方案的具体成果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子公司股权结构优化、事业部制改革、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国际化等方面。如公司治理方面推进与汇丰的全面合作;子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交银国际在H股上市;六大事业部成为转型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有金融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政策尚未出台,交行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员工持股计划目前并无进展。
去年初,根据前期改革的经验和成果,交行确定了2017年深化改革20个项目,自此形成了“每年20个”的“20+20+20”的滚动式项目方案,通过责任制、时间表来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