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难忘“打新”盛宴 中国人寿新股配售额傲视群雄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9日

  狂热追捧新股、投资收益可观,“打新”曾是保险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于五年前才被正式获准直接进入股市的保险资金来说,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可谓意义深远。大量IPO及新股发行制度带来的一、二级市场价差给资金实力雄厚且看重风险控制的保险资金提供了大施拳脚的舞台,保险公司至今都难忘曾经分享过的这一盛宴。

  据有关数据统计,在新股发行最为密集的2006和2007年前8个月,机构投资者共进行打新股27051笔,其中具有股票投资资格的9家保险机构就完成打新4581笔,占16.9%,成为打新中名副其实的主力军,而中国人寿  更是以162.7亿元的新股配售额傲视群雄。

  频繁“打新”意味着稳定可靠的收益率有了保证。据了解,2007年以打新股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10%,而保险资金同样获利丰厚。

  据国内有关媒体披露,仅以中国银行上市时为例,保险公司“打新”账面收益就达到了5.66亿元,随后的大秦铁路也为保险公司贡献了3.1亿元的盈利。这样的收益直接导致2007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达到2791.7亿元,超过前5年总和,收益率为10.9%,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可以说,“打新股”成了当年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重头戏”。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共有56家保险机构参与了股票首发、增发的网下申购,累计申购动用资金2.64万亿元,累计获配投入资金799亿元,实现了同比翻番,锁定股票浮盈更高达60.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打新”趋之若鹜的团队中,数十家中小保险公司的气势一点都不输于保险巨头们。他们一出手便咄咄逼人,累计获配投入资金早破亿元大关。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