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3日
近日,有媒体报道,通过“保险代理人现金缴纳保费”方式购买香港保险的内地消费者,遇到了香港保险中介玩“消失”情况,不能够及时续保。分析人士认为,内地消费者通过在港中介购买香港保险,存在“信息不对等”的天然劣势,对此内地投保人需保持警惕,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内地消费者买香港保险存“天然劣势”
近日,通过中介购买了香港保险的陈小姐颇感无奈,因为每年代她续保的香港中介在今年缴费期突然“消失”了,不懂如何自行缴费的陈女士甚觉被动。经多次询问,最终中介回复,原来是嫌其每年交的保费太少,不想服务了。尽管最后因陈女士多次敦促,中介完成了续保,但想到往后还有十几年的缴费期,陈女士便萌生了提前退保的想法。
针对已购保单续缴保费时香港中介“玩消失”的行为,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美云对记者表示,目前法律上没有明确界定通过保险代理人现金缴纳香港保费的行为违法,对于内地消费者通过香港中介购买香港保险的民事行为,法律不会强制干涉。
李美云表示:“通过保险代理人现金缴纳香港保费的行为,具有两层法律关系,一层是内地客户与香港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关系,另一层是内地客户与香港保险中介之间的居间合同关系。如果香港保险公司没有合同违约,内地消费者可依与香港保险中介签订的中介合同及相关凭证进行维权。”
两地保险市场“共振”或完善保险服务事实上,近年来,内地客户赴港买保险已出现不少“后遗症”。或是在理赔时才发现所签保险合同有瑕疵,无法获得足额理赔;或是在续期保费上遇到“不良”中介,令内地投保人颇为烦恼。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友邦香港区域执行总裁容永祺建议:允许香港寿险公司以试行方式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服务中心,为已购买香港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服务,并为内地保险公司的管理和营运提供参考。对此,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告诉记者:“香港保险公司以试行方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服务中心,服务内地买保险的居民,这是好事。借香港险企在大湾区设立中心,内地险企可以学习到香港保险市场成熟的管理方式和完善的产品建设流程,有利于推动内地保险市场的发展。”但同时,易宪容表示,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则表示,在保险业方面,大湾区建设能够全方位地促进内地和香港保险行业的共同发展,使内地保险市场和香港保险市场达到共振。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