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消费金融2017年业绩大爆发 将面临资金成本上升压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0日

    本报记者 辛继召 深圳报道
 
  消费金融公司2017年业绩迎来大爆发。
 
  招联消费金融公司2017年净利润11.89亿元,是2016年的3.5倍。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10.22亿元,较2016年增长9.8%。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5.78亿元,是2016年的88.6倍。
 
  但消费金融公司在负债端开始面临压力,特别是资金成本明显上升。
 
  多位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反馈,有的消费金融公司负债成本已达12%,比去年成本提高了2~4个百分点。拥有银行股东背景,纯线上运营模式的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成本也在逐年提升。即使有使用资金的批复函,但是银行目前额度紧张,只能找民间资金拆借,民间资金拆借成本极高。
 
  业内预期,资金成本提升将迫使消费金融公司提高贷款利率,寻找高定价产品,或进一步迫使消费金融公司缩小业务规模,以缩小风险敞口。
 
  消费金融业绩爆发
 
  已经发布业绩的三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招联消费金融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41.63亿元,是2016年的3.5倍;2017年净利润11.89亿元,是该公司2016年净利润3.36亿元的3.5倍。原行业龙头捷信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规模和增速已落后于招联,但该公司2017年投资规模较大,使得利润增速慢于资产负债规模、收入增速。2017年,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营业收入132.36亿元,较2016年增加107%;净利润10.22亿元,较2016年增加9.8%。马上消费金融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46.68亿元,是2016年的13.4倍;净利润5.78亿元,是2016年的88.6倍。
 
  与业绩快速增长伴随的,是资产负债规模大幅扩张。截至2017年末,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469.80亿元,是2016年末的2.5倍;总负债423.39亿元,是2016年末的2.6倍;净资产46.41亿元,是2016年末的2倍。目前尚不清楚该公司资产质量变化情况。
 
  捷信2017年资产负债规模也近乎翻倍。截至2017年末,捷信总资产878.80亿元,同比增加86.9%;其中新增贷款发放量1057.43亿元,同比增加114.1%;贷款余额为742.30亿元,同比增加98.4%。不良贷款率为3.82%,从2016年的4.45%有所下降。
 
  不过,捷信资本充足率近四年来不断下滑。捷信2017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1.28%,比2016年末的12.06%有所降低,该公司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27%,
 
  截至2017年末,马上消费金融的总资产为318亿元,是2016年的4.2倍。2017年,马上消费金融累计放款794亿元,新增放款710亿元。
 
  招联、捷信和马上属于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是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共同组建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于2015年3月开业。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唯一的外资消费金融公司,股东为成立于中欧国家捷克的捷信集团,捷信集团的控股母公司为派富集团。马上消费金融总部位于重庆,成立于2015年。
 
  其中,招联消费金融主打主打纯线上贷款模式,与支付宝、腾讯信用等互联网渠道获客和放贷。捷信消费金融则是“驻店式”、重资产的线下贷款模式。两种模式的优劣一直是消费金融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截至2017年末,捷信金融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29个省份和直辖市,312个城市。
 
  消费金融已经是金融行业的风口。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蚂蚁金服正在重庆申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另外,有多家城商行也正在计划申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除上述银监会批准的消费金融公司,国内也有一批非持牌,但仍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
 
  3月12日,在美国上市的趣店(QU.N)发布财报,趣店2017年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增加231%;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加275.3%。收益增长主要得益于交易笔数大幅增加带来的金融服务收入的上升。2017年度,趣店金融服务收入36.4亿元,较2016年的12.7亿元增长186.5%。
 
  资金成本骤升
 
  一般而言,消费金融公司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根据市场水平、产品类型等因素的不同而进行调整;二是向客户收取的贷款管理费,贷款管理费率视单笔贷款具体情况而定。
 
  利息收入看两端,资产端规模快速增长,将倒逼负债端扩大。消费金融公司在负债端较为依赖同业借款、股东注资等融资。根据捷赢2018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说明书,捷信2017年同业借款703亿元,占总负债的比例为89%。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末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频频发布增资或拟增资信息。2017年12月,捷信消费金融拟再增加注册资本10亿元,至80亿元;2017年12月,华融消费金融股东之一合肥百货公告称,将华融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至16亿元。此后消费金融公司再次涌现“增资潮”。2018年1月,招联消费金融将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加至28.6亿。同月,中邮消费金融提出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30亿元。截至目前,捷信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在业内最高。
 
  不过,自2017年以来,随着金融去杠杆深度开展,金融市场流动性趋于紧张,倒逼融资成本上升。,根据多位消费金融业内人士反馈,虽然2017年消费金融公司利润增长较快,但是2018年已经开始面临资金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特别是春节后资金成本居高不下。
 
  多位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反馈,有的消费金融公司负债成本已达12%,比去年成本提高了2~4个百分点。即使拥有银行股东背景,纯线上运营模式的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成本也在逐年提升。
 
  某消费金融公司人士表示,消费金融公司从银行融资。但即使有使用资金的批复函,但是银行目前额度紧张,只能找民间资金拆借,民间资金拆借成本极高。有银行业人士表示,银行没有额度,市场没钱,流动性缺乏,倒逼资金成本提高。
 
  这或将倒逼消费金融贷款利率提升。
 
  但提价空间有限。捷赢2018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文件显示,捷信此次资产包的加权平均贷款年利率为20.87%,单笔贷款最高年利率21%。已经接近24%利率红线。
 
  多位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反馈,资金成本上升,对拥有融资渠道的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可以通过高利率产品来缓解资金成本上升压力。但对于中小型,甚至非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将不得不缩小风险敞口。2017年以来,多家从事消费分期业务的公司开始裁员,收缩业务规模。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