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艳芬 上海报道
随着4月底的临近,上市公司年报业绩披露进入到最后阶段,而相关的分红信息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报投资者,其中五大国有银行的分红比例连续几年保持在30%以上,在上市公司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其中,交通银行在2005年至2016年间,累计向普通股股东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455亿元,超过交行近两年净利润总额。该行去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02.23亿元,同比增长4.48%,增幅高于前两年。
将现金分红政策写入公司章程
据了解,交行2017年拟分红212.09亿元,分红比例达30.2024%。另外,截至2018年4月24日,该行的股息率4.69%,在我国上市银行已公布分配预案中排名前列。
与前几年一些上市公司的数字游戏“高送转”不同,现金分红是投资者获得“真金白银”投资回报的有效渠道。
“从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上讲,分配问题可以分为三种从大到小的不同口径:一是权益分配,二是利润分配,三是现金分红。比如公积金转增股本,就属于权益分配,而不属于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是上市公司拿未分配利润,以股票红利或现金分红的方式分配给股东。也就是说,人们最熟悉的现金分红,只是利润分配的方式之一。” 交通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方卫星告诉记者。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体现公司稳定盈利水平的表现,对于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不少上市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这与监管部门的政策鼓励和推动有很大的关系。
自2008年以来,证监会印发多个规范性文件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其中,为进一步推进现金分红工作,2013年证监会对现行现金分红制度实施效果进行了梳理评估,制定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17年,针对个别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的“铁公鸡”行为,证监会开展了多项工作。今年2月,上交所约谈了具备分红能力但不分红的部分公司,督促上市公司履行现金分红义务。
目前,上述监管部门的督促行动成效初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23日,在近2500家发布2017年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1832家公司披露了分红预案,占比74.7%。
而根据已经公布的2017年分红预案,五大国有银行继续独占鳌头,不仅保持高分红比例,且5年来的累计现金分红金额高达1.42万亿元。目前公布的分红预案显示,今年五大国有银行拟派发每股股息和分红总额均有上调。
“根据公开信息,在A股上市公司中,多年来持续高比例现金分红的公司并不多,上市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肯定属于其中的佼佼者,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标杆作用。交通银行已创立110年,一直是股份制,所以股东意识很强,可谓是‘与生俱来、融入血液’。我们注重股东价值最大化,注重落实监管政策要求,注重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度化、长效化。在交行章程中,就明确写入了现金分红的理念、政策和比例要求。”方卫星表示。
例如,交行章程第二百四十二条明确:“本行的利润分配应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利润分配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除特殊情况外,本行在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应主要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每一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会计年度的集团口径下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的10%。”
交行相关人士介绍,该行还注重倾听股东意见,积极探索实施中期分红等方式,于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实施中期现金分红,是国内上市大银行中率先试行中期分红的银行。2010年,交行在分红中探索实施了“现金分红+送红股”方案,满足了中小股东的分红诉求。
年报显示,作为该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持有交行H股141.36亿股,持股比例 19.03%。近期,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上宣布了金融开放多项举措,其中再次强调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面对交行的长期高比例分红和发展前景,记者提问“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否有意向提高交行的持股比例”,对此方卫星表示:“这主要取决于国家政策、交行-汇丰战略合作协议以及汇丰方面的意愿。交行非常欢迎来自境内外股东的支持。”
据了解,为执行集团策略,2013年2月份,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及上海汇丰将其所持有的中国平安9.76亿股H股股份转让给泰国正大集团。当年12月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向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出售其持有的上海银行8%股权。只有在交行的投资,汇丰稳定持有至今。
平衡股东回报与资本充足率
随着宏观经济转型、金融脱媒加剧、利率市场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业盈利受到挑战。而银行的业务发展对资本的依赖程度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银行业务的发展空间和模式。
面临宏观环境的变化和强监管的压力,银行对资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公布的年报显示,国有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超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3.8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1.27%。其中,交行2017年的资本充足率为14.0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9%,高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
“对于大型上市银行来说,一方面保持高比例现金分红,注重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根据资本监管要求,银行开展业务需要不断消耗和补充资本。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保证股东的持续回报,又保证良好的资本充足率支撑业务发展,十分重要。但如何做好这两者的有效平衡,其实并不容易。”方卫星坦言,“交行这些年来兼顾得很不错。”
根据年报数据统计,五大国有银行2017年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639亿元,平均净利润增速为4.32%。面对利润增速的压力,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保持了稳定的盈利,是能够做到高比例现金分红的基础。其中,交行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8%,增幅高于前两年。
对于具体如何平衡股东回报与满足资本需求,方卫星称,交行一直以来业务经营稳健,资本管理工作有规划、有节奏,主要从前瞻性规划和业务结构调整这两方面着力进行平衡。
“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针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量化的最低标准要求。对于交行来说,遵循监管要求是底线,但这是不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一定的前瞻性,比如巴塞尔协议第二支柱资本要求,比如逆周期资本监管要求,比如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本要求等等。交行制定实施前瞻性的资本管理规划,会在确保遵守资本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保障经营发展。”方卫星表示。
根据银监会安排,到2018年底,按照《巴塞尔协议III》,系统性重要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要分别达到8.5%、9.5%和11.5%。
方卫星表示,从结构调整来看,近年来交行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主动调整优化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来节约资本,比如更多拓展零售类业务、债券投资等低资本消耗的业务。通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有效控制风险加权资产(RWA)增量和增速,同时提高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占比,从而实现在较高现金分红比例的前提下,在同业中保持了较好的资本充足水平。
数据显示,2017年末,交行资产总额突破人民币9万亿元,达90382.54亿元,较年初增长7.56%。
值得注意的是,非利息收入已成为该行利润稳健增长的重要引擎。2017年交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人民币405.51亿元,同比增长10.2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0.69%,较3年前提升4.12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与占比均位列五大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