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股权更迭刚落定 险企高层人事腾挪进行时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赵晓菲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5日

  □ 实习记者 赵晓菲

  股权更迭落定之后,公司接下来在做些什么呢?

  《证券日报 保险周刊》记者从保监会定期公布的人事任免通告上发现,股权更迭尘埃刚刚落定的多家合资保险公司,由“混血儿”相继变身“黄皮肤”后,旋即上演高管大腾挪,人事震荡正在进行中。

  那些事

  随着身份的改变,这些公司也将获得与从前完全不同的政策氛围。 这一点从这些年中、外资保险公司的扩张速度对比上就能得到印证。

  资料显示,1998年成立的太平洋(17.06,-0.02,-0.12%)安泰人寿至今只有两家分公司,2002成立的合资保险公司首创安泰人寿也只有北京、大连等6家省级分公司等等。而2005年成立的中资险企合众人寿当年即获批成立了6家省级分公司,短短5年中省分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26家,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的机构战略布局。

  另外,“变身”带来的种种“好处”在人保寿险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变身前,截至2006年底,人保寿险仅在北京、吉林、湖南、四川开设了4家分公司,全年保费收入8.49亿元,资产规模21.07亿元,净亏损1.06亿元,市场份额仅占0.2%。2007年人保寿险增资改制后就获保监会批准在重组人保集团各地分公司的基础上筹建25家省级分公司。截至2009年底,人保寿险在全国设立了31家省级分公司,全系统开展业务的地市达到255个,县区1314个,覆盖率分别达到88%和49%(不含未设分公司省份)。市场座次排名上,2006年底,人保寿险在当时46家寿险公司中市场排名第18,2009年底已经迅速窜升至市场第6。资本实力经过三次增资,注册资本金增至88亿元,跨入寿险业排名前三甲。正是这样的发展速度,他们才有底气喊出:“2010年,人保寿险力争保费收入突破680亿元,总资产超过1400亿元,销售人力超过20万人。”

  但“为了控制行业风险,监管部门在保险公司扩张上也较前些年有所收紧。”某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对中资公司的地域扩张基本控制在一年3-4家分公司左右,外资则保持在1年1家的速度上。

  那些人

  恒安标准网站信息表明,变身中资公司后,原总经理 Bob Gibson已悄然离去,目前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胡丽云兼任。原中英人寿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李国华获保监会批准担任恒安标准人寿总经理助理。此外,监管部门新近批复了其山东、广东等分公司负责人选。

  从保监会公布的系列任职批复看,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光大永明人寿先后更换了财务负责人、总经理助理、总精算师、副总经理以及部分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中高层。

  同样,保监会网站公开信息显示,同样变身中资的太平洋安泰等公司的人事变动也在悄悄地进行中。

  外资进入中国后的市场表现,彻底否定了“入世”之初国内保险业对外资“狼来了”的担忧。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09年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调查报数据显示,2009年,外资原保险业务收入占全国原保险公司业务收入总量约3.8%, 截止6月底,外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为4.7%,而2005年的份额高达9%;外资财产险和意外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仅为1%,比2008年全年的1.2%也有下降。

  当初来势汹汹的外资,除了对国内本土市场的水土不服,50:50的股权设计也让这些“老外”们在接下来的公司经营上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中外双方股东在话语权上的明争暗斗,极大地消耗了公司的生产力。很多公司高管也因此换得如走马灯一般。不同的“总经理”带来不同的经营“套路”,更谈不上长期稳定的市场策略,等等原因使这些公司业务陷入混乱甚至停顿状态。

  以首创安泰为例,2009年2月,原为中英人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董宏良,到任首创安泰总经理不满三年后辞去了该职务,现由来自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张剑锋接任,张此前曾为中宏保险宁波分公司总经理。随着总经理的变“幻”,首创安泰的经营策略从蔡康时代的“专业代理人”模式切换为董宏良时代带着浓重中英色彩的“经代”渠道,如今或将踏上张剑锋的“差异化”之路。

  瑞泰人寿,从2004年1月成立至今,业已上任4位总经理。首任总经理曾冬漉于2006年离任;第二任欧海龙是澳大利亚人;第三任英国人丁瑞于2009年6月悄然离任。瑞泰第4位总经理由华人洪令德担任,此前他是光大永明人寿副总裁。中新大东方则三年时间中经历了三任总经理。

  光大永明人寿的股权变更是典型的“国”进“外”退的案例。变更后,光大集团“一股独大”股权地位,将改变以往50:50谁说了也不算的对峙局面。获得“重生”之后,清晰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公司确立长期发展的经营方针。另外,这些案例中新接手的股东多为中资银行背景,银行系股东在资源上的强势地位,以及经营思维方式都可能成为这些公司的业务发展的推手。资料显示,新任的公司高管也多来自新介入的中方股东。

  比如,光大永明人寿新任董事长解植春的“前世”曾是中国光大集团副总经理、执行董事、党委委员,历任光大银行副行长、光大证券总裁以及多家境内外企业的重要管理职务。解植春的来历或将预示着光大永明人寿很“光大”。

  毕竟最了解中国市场的还是中国人,最洞悉中国保险市场的也是中国的保险职业经理人。

  “保险机构拟任高级管理人员频繁更换保险公司任职的,应当由本人提交两年内工作情况书面说明,并解释更换任职的原因。如果保险机构频繁变更高级管理人员,对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的,中国保监会可以采取对有关人员进行监管谈话等监管措施。” 即将于 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中第25和38条对今后保险行业高管“跳槽”定下了新规。

  显然,监管部门已不仅仅是意识到了行业高管频繁“随意”跳槽隐藏危害,同时也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时候了。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