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创新生态执法管理模式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2日
日前,会昌县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在夜间巡查时,发现该县筠门岭、周田、中村等乡镇有村民趁着气温回暖进行非法电鱼,执法人员当即查扣背负式电鱼设备5套,并将查缴的黄鳝、泥鳅等水生动物现场放生。
近年来,会昌县以试点生态执法管理改革为契机,整合环保、林业、水利、矿管、农粮等相关部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精干力量,组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执法大队承担着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和重大、疑难行政处罚案件的查处责任,主要涉及森林采伐、水污染防治、河道管理、渔业保护、畜禽养殖、污染环境、水土保持、矿产资源开采、土地管理及其他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实现由生态违法案件的“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的模式转变,执法效能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该县通过建立生态执法黑名单制和奖惩制度,重拳打击了生态环境资源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将重大生态行政违法案件和刑事犯罪案件信息纳入“黑名单”信息库,并在官方网站开设专栏公布有关案件信息,对列入“黑名单”的组织或个人,在政府采购、行政审批、
融资信贷、产业扶持等方面严把准入关,使违法犯罪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截至目前,会昌县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共执法382次,制止、查处非法捕鱼、非法采砂、非法排污案件160起,查扣违法采砂挖掘机、铲车15辆,全县关停拆除禁养区畜禽养殖场454家,栏舍面积114580平方米,查处畜禽养殖污染26起,企业加工污染2起。
此外,该县通过创新采砂管理新模式,将河道采砂权转由县国有企业会昌县正源矿业公司统一管理,改变以往河道采砂权公开拍卖后被转让或外包出现掠夺式开采的状况。现如今,会昌县河砂“采售分离”的经营管理模式,从源头管控了湘江、贡江等大小河流300多条,守护一方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