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以后,丹阳市9家保险公司突然终止出租车的保险业务,有的还包括交强险在内(详见本报昨日《丹阳出租车遭遇“拒保险”》)。这一报道在保险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记者昨追踪到最新情况:江苏保监局已召集有关公司研究解决此事;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也已介入,丹阳出租车的投保问题近期就将得到解决。监管部门表示:交强险是法定强制保险,拒保公司一经查实,将被严肃处理。
“拒保”探源
连续亏损+信息平台联网
丹阳9家保险公司为何对出租车“拒保”?昨日,其中一家公司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澄清:首先交强险是法定强制保险,至少在该公司不可能拒保;第二商业车险与交强险不同,是各家公司的市场行为,说“拒保”可能比较严重了,“应该说是双方价格谈不拢”。
他介绍,商业车险谈不拢的原因有几方面:第一,与私家车不同,出租车人歇车不歇,事故频发。如果费率控制不当,公司再经营不善,那的确会出现“收的没有赔的多”的尴尬局面。第二,从数据来看,整个江苏省出租车行业的车险连续几年都处于亏损状况。保险公司也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既然连续几年都亏损,为何‘拒保’偏偏发生在今年?”对此,另一家未在丹阳有车险业务的南京某公司理赔部人士,从第三方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可能——去年下半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通了所有保险公司的商业车险理赔信息共享平台,以往只能自家公司看到的车险理赔信息,现在所有公司都能查到了。
“以往一台车子如果在A公司出险较多,被要求费率上浮,还可以换到B公司或C公司以新客户的‘清白’记录享受打折。B公司或者C公司为了抢业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有了平台,所有公司都能看到它的出险记录,‘钻空子’就难了。”
这位人士举例介绍:像私家车如果在平台被查到上一年度索赔5次以上,则费率要上浮30%;如果出险次数特别多,有违规制造假赔案嫌疑,还可能进入“黑名单”。“尽管出租车具体上浮比例与私家车不同,但与费率上下浮动奖优罚劣的思路是一致的。”他分析,很可能是续保旺季到来,习惯了“打折”的司机难以接受上浮价格,造成双方谈不拢的僵持局面。
最新进展
监管介入,近日将妥善解决
记者了解到,对丹阳出租车遭遇“拒保”一事,江苏保监局和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昨都已介入,并表示近日将妥善解决此事。
江苏保监局有关人士介绍:交强险是法定强制保险,各保险公司必须依法承保。否则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记者搜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8条也查到,如果拒绝或者拖延承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将“由保监会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
而商业车险方面,江苏保监局人士也提出要求:各保险公司必须严格执行经审批的条款费率,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费率;并调整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广大车主的保险需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监管部门已与丹阳市政府介入此事,近期将妥善解决。马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