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浙商银行万亿资产膨胀之谜:同业负债占比压红线

来源:面包财经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0日

    这几年,浙商银行不缺乏上头条的机会。从与宝能的杠杆资金来源,到乐视股权质押风波都展现身影,以至于留下了风格激进的市场印象。
 
  5月8日,江南化工的一则大股东盾安集团股权质押公告,再次让浙商银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盾安债务危机是当前资本市场最热门的事件之一。
 
  为什么身处舆论漩涡的偏偏是浙商银行?
 
  今天我们不谈宝能,不说乐视,也不拆解盾安,就谈谈浙商银行本身。看看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浙商银行,中国第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尽管成立时间较晚,资产规模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靠后,但截止2017年底,总资产规模也超过1.5万亿,仍然是个巨无霸。
 
  2012年底,浙商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还不到4000亿元,短短5年时间,资产规模增加了超过一万亿。
 
  万亿资产是如何炼成的?
 
  先看看浙商银行与同行业的资产规模增速对比。
 
  规模急速扩张:浙商银行跻身万亿俱乐部 
 
  2012年之后,尤其最近三年,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换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银行(3.880, 0.00, 0.00%)业的资产规模增速开始明显放缓。但同期浙商银行的资产规模仍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速度。以下为浙商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的总资产规模走势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浙商银行总资产增速远高于全国股份行的整体增速。
  从图中可以看到,浙商银行总资产增速远高于全国股份行的整体增速。
 
  2012年至2017年,浙商银行总资产从3938亿元增长至1.54万亿元,5年时间增长了2.9倍,而同期全国股份制银行总资产规模增幅仅为91%。
 
  面临同样的宏观环境,浙商银行如何能实现远超行业水平的资产扩张速度?难道真有什么独门秘籍?
 
  先来看看当前的资产构成,从存款说起。
 
  个人存款占比垫底上市银行 资金成本攀升 
 
  银行业一直有“存款立行”的说法,能获取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是一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存款对于银行来讲属于负债,但仍然是总资产的一个构成部分。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梳理浙商银行的存款构成时,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据。先看A股和港股41家上市银行2017年个人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排名情况:
 
 
  浙商银行以6.47%的个人存款占比在41家上市银行为最低,是唯一一家个人存款占比小于10%的上市银行。
 
  在整理数据之前,我们就猜测浙商银行的个人存款占比可能会比较低。作为一家成立较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数量偏少,又没有类似于招商银行一卡通那种“杀手级”的产品,浙商银行在吸收个人存款方面处于劣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个人存款金额占比如此之低还是出乎预料。
 
  不仅个人存款占比低,个人贷款占比同样也不高。2017年,浙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比仅为19.90%,在9家上市股份行中垫底。
 
  浙商银行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7年的个人存款总额同比增长了66%,个人存款占比也从2016年的4.56%提升至2017年的6.47%,增加了近2个百分点。
 
  不过,从浙商银行披露的存款平均付息率来看,其获得个人存款的成本在2017年也在骤增:2017年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为2.43%,同比增加0.46个百分点。
 
  个人存贷款占比都不高,那么浙商银行迅速增加的资产规模从哪里来?
 
  那就不得不看看同业业务了。事实上在其资产规模增速最大的2014年和2015年,也是其同业业务规模急剧攀升的两年。
 
  同业存单猛增3倍 同业负债占比压红线 
 
  拆解浙商银行的负债端,会发现同业负债对资产扩张的作用十分明显,具体如下:
 
 
  2014年,浙商银行取得同业存单发行资格,并在当年发行了面值505亿元的同业存单。此后,同业存单一路猛增,从2014年末的386.48亿元增至2017年末的1595.52亿元,三年猛增3倍。同业存单占总资产的比重也从2014年的5.77%提升至2017年的10.38%。
 
  同业存放和拆入是浙商银行资产来源的另一个大头,从2012年的917.44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568.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1.21%。
 
  目前,同业存单和同业存款这两项同业负债合计占浙商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为33.6%,而这一比重在2015年更是高达41.71%。
 
  同业业务本质上也是对公业务的一种,对于网点少的中小型银行来说,同业业务可以让其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扩大规模。
 
  不过,近年来监管层开始逐步对同业业务进行更为严厉的监管。央行2018年一季度评估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设定了同业负债(含同业存单)占总负债比重不超过三分之一的监管红线。
 
  根据财报数据测算,2017年末,浙商银行同业存单加上同业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35.68%,这一比值较2015年的43.82%大幅下降近8个百分点。
 
  负债端主要是衡量银行获取资金的能力,真正产生利润的是资产端。
 
  非标资产依赖度高:应收款项类投资五年增长30倍 
 
  传统银行业的主要的经营模式就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赚取中间的利差,并由此衍生出各种中间业务。
 
  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银行来说,资金成本没有优势,客户基数低,依靠传统的业务赚钱压力比较大。同业业务成为资产规模扩张和创收的利器。
 
  前几年,同业业务中的非标资产反应在银行财报上的科目主要是同业存款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随着金融监管趋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在银行财报上逐渐减少,随之增多的是应收款项类投资。
 
  根据浙商银行财报,应收款项类投资包含信托计划和资产管理计划、理财产品和债券,其中信托计划和资产管理计划占比最大,2017年有3439.18亿元,占应收款项类投资总额的比重达99%。
 
  事实上,在浙商银行资产规模急速扩张的那些年,应收款项类投资金额也是增势最迅猛的。
 
 
  浙商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从2012年的104.35亿元一路增长至2016年的5370.36亿元,4年时间增长了50倍!应收款项类投资金额在2015年和2016年均超过放贷金额,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41.86%和39.64%。
 
  在监管层加大对非标资产的监管下,2017年浙商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终于下降至3432.23亿元,同比骤减36%。
 
  不过,即便是减少了,浙商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在9家上市股份行中仍处于高位,仅次于兴业银行:
 
 
  关于应收款项类投资,对银行来说其实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监管对此类资产的减值计提的规定相对较松。相对于银行贷款有拨贷比等监管指标,对于应收款项类投资这项资产,银行调节减值计提空间一般会更大。
 
  随着同业业务和非标资产收缩,浙商银行要维持资产规模,就意味着要增加面对企业和个人的业务,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增加经营成本。
 
  成本收入比攀升 浙商银行转身不易 
 
  成本收入比是反应银行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经过前几年的持续改善后,浙商银行2017年成本收入比的攀升十分明显:
 
  2017年浙商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为31.96%,较2016年提升了4.24个百分点,在9家上市股份行的增幅排行中,与兴业银行并列第一。
 
  至此,我们对于浙商银行近五年来的资产扩张之路有了粗略的了解。至于其他的问题,不妨以后慢慢拆解。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没有谁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尤其在银行业。
 
  同业业务在很多年前就被戏称为“春药”,后来又被比作是“鸦片”。鸦片也可入药,但抽多了就是毒品。春药更不可多用,会掏空身体,后患无穷。
 
  金融监管日趋严厉,前有MPA,后有资管新规,风格激进的银行,到了该挤水分的时候了。
 
  过去五年资产膨胀万亿,后同业时代浙商银行前景如何?
 
  且行且珍惜。浙商银行在港股上市,港股市场反应还是很敏锐的。也许不久的将来,就能见到真章。

分享:

来源:面包财经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