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幼子患白血病遭香港险企拒赔 大陆客户赴港抗议背后

来源:大猫财经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0日

    作者:猫妹
 
 
  关于香港保险,问的人很多,猫妹也跟大家分享过自己的看法《买香港保险前,你应该知道的真相》。听过那次分享的猫友是否还记得,猫妹曾着重给大家讲过两地保险法规背景的区别,如今最令猫妹担忧的活生生的拒赔案例出炉了。
 
  01 患白血病遭香港保险公司拒赔
 
  首先声明,这些资料是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的,如果有不实之处,请当事人(公司)留言指出。
 
  事情是这样的:
 
  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是“曾经住院,投保时有未如实告知项”,指的是2014年2月的第1次住院。A先生申诉无果,选择到香港的海港城(各家保险公司的聚集地)拉横幅抗议。
 
  至于A先生为何选择“拉横幅”这种方式,猫妹推测一下,未必准确。
 
  第一,香港的律师费很贵,而且按照小时收费,进入诉讼程序,即便是知名律师也很难估计打完官司需要多久(花多少钱),即便官司打赢了,可能获赔的钱还不够律师费的;一旦打输了,对方的律师费是要原告来出的,保险公司请的可能是名律师,有多贵?请原谅贫穷可能会限制猫妹的想象力。
 
  第二,虽然香港保险有免费的理赔纠纷的救济组织,也就是“保险索偿投诉局”,大家可以去官网看一下,但它只针对100万港币以内的理赔纠纷,而且每宗投诉都需要提供书面材料且平均处理流程4-6个月,从最终结果看,2016年的374宗已经审结的案件中,只有7宗是投保人获得支持。且不说A先生的理赔金额(医疗险+重疾险)可能已经超过100万而无法受理,即便去寻求救济了,等个小半年,成功率可能也只有不到2%。
 
  02 请认真对待“如实告知”这件事
 
  这件拒赔之所以这么轰动,是因为很多人,包括内地保险专业人士,都觉得如果放在内地,不应该拒赔,或者认为进入诉讼后保险公司败诉概率很大:
 
  ● 首先,A先生是这家保险公司的老客户,给自己投保,给两个儿子投保,是出于对这个公司的信任,不是故意骗保来的。
 
  ● 其次,这次感冒住院是发生在A先生坐牢期间,当时的监护权在他前妻那里,A先生确实可能不知情,因此没告知是情有可原。
 
  ● 再次,这只是一次感冒,医院的诊断写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他诊断:幼儿急疹、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轻度贫血。检查结果中显示有“单核细胞增多”,而后续检查证明已经恢复正常。养过娃的可能都知道,每次验血高高低低的箭头,医生大都会告诉你“没事儿”。很多人不理解感冒这件“小事”怎么就和保险公司拒赔扯上关系了。而且这真的会引起保险公司拒保吗?私下问了一位核保员,单看这个诊断,不会拒保(问的是内地的核保,香港的我不认识,或许香港就不一样呢)。
 
  ● 第四,保险公司在拒赔之前,成功的为A先生理赔过5次住院费用,而且第一次理赔资料中已经显示是这个孩子的“第2次”住院。保险公司是否算作对第1次住院知情呢?
 
  但!是!很遗憾,这是香港保险公司的拒赔案例,它适用香港的法律法规,不能用内地的保险法及保险公司的理赔标准来衡量。
 
  这就是我一直提醒各位猫友的,不要以为叫保险就都是一样的,内地与香港的保险“玩法”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在大陆买健康保险,都需要填一个健康告知,里面列举了一系列的疾病、异常来问你是与否,有具体的指向性。内地的健康告知询问的非常具体是有原因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第六条规定:
 
  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负举证责任。
 
  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概括性条款有具体内容的除外。
 
  而香港保险健康告知询问的非常的宽泛,比如会问“任何胸部及呼吸道问题”,“其他血液及血管疾病、其他任何赘生物”或“在过去五年内,你曾否遭遇意外或疾病,而没有在上述提及?”等等,这些询问把既往所有异常都包括进来了,属于“无限告知”。
 
  这样的拒赔案例也不是第一遭,之前就有保险公司发现内地投保人在1990-1993年有过静脉注射案例未向保险公司进行告知,而拒绝在2012年理赔其肺癌申请的。也许很多人觉得,不就是打个点滴吗,有那么严重吗?记住,在香港,重不重要不是你自己判断,而是由保险公司判断。
 
  另外,有人会说,这个保险从生效到确诊白血病已经过了2年不可抗辩期,保险公司不能拒赔。但实际上,香港保险的“不可争议条款”和大陆又是不一样的,是明确除外了欺诈的,这个案例被保险公司判定为故意不如实告知,那么也就不能适用不可争议条款了。
 
  猫妹对港险没有敌意,特定的人群、有特定的需求、同时也非常了解其“玩法”,买港险没问题,只是建议,一定要做好如实告知这件“小事儿”。对于千里迢迢跑去香港买个几十万重疾险的普通家庭来说,还是要三思。
 
  香港保险,销售狂欢过后,开始逐步进入理赔期,别只剩下一地鸡毛才是!

分享:

来源:大猫财经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