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理财产品转型 投资者用脚投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1日

    理财产品转型净值化 投资者用脚投票?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麦穗 广州报道
 
  资管新规中打破刚兑的原则,让理财投资者的心态也逐步发生了改变。
 
  相比预期收益型产品,净值型产品既没有预期收益,也没有固定的投资期限,两者大相径庭。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大型银行受影响的程度较小,城商行、农商行这类小型银行则面临较大的考验,由于销售业绩下滑较大,个别银行已经出现员工离职的现象。
 
  预期收益型产品被秒杀
 
  进入5月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持续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938款,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减少317款。
 
  资管新规下保本理财将逐渐淡出市场,特别是5月以来保本理财发行量有所收缩,占比持续下滑,目前已经降至30%以下,而在今年4月这一占比还是33.15%。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顺应监管要求以及市场形势,中信银行理财产品积极向净值型转化,已推出了多款中、短期稳健型净值理财,逐步代替原有预期收益型理财。“我行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在客户对理财市场和产品不熟悉的情况下,尽责的对客户普及和讲解资管新规知识,让客户更了解市场,也更了解产品,从而买到最合适自己的产品。近期理财到期资金还是以承接理财产品为主,并未大规模转入代销产品。”
 
  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资管新规对理财产品的销售出现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明显。“这是一个行业行为,并非个别银行的情况,购买理财都需要面对眼下这个改变。其实在新规出台前,我们便不再承诺保本。但会向客户介绍产品的历史记录,从没有出现过亏损。90%的客户都能接受这个情况。”
 
  该股份行客户经理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转向基金或者信托的客户并不多。“可以替代银行理财的基金是固定收益类产品,但这类产品今年表现不甚理想,有不少踩雷的产品,有些甚至腰斩,投资者的观望情绪较浓。虽然目前银行理财已经承诺不保本,但相比其他理财渠道,银行理财的安全性依然是较高的。”
 
  相比大中型银行的“淡定”,城商行、农商行却觉得“凉意”明显。一家城商行的客户经理认为影响较大,“出于投资惯性,老顾客还是青睐预期收益型产品,目前收益好一点的产品很快会被‘秒杀’,而净值型产品则问者寥寥。我们虽已展开了很多次活动对两种产品进行比较和说明,但还没有收到理想效果。由于销售业绩出现较大的下滑,我们支行已经有两个同事辞职,去了一家大型的信托公司。”
 
  普益标准的研报认为,随着监管要求的明确,未来极大可能9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转型为净值型产品。从以往经验来看,银行理财客户多为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且部分客户的风险厌恶程度相对极端,不仅不能承受资金亏损情况,甚至对于收益波动也不太接受。因此在净值型产品推出之际,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投资者教育上,引导投资者逐步适应收益趋于变动的净值型产品。
 
  理财收益率稳中趋降
 
  从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看,近期银行理财收益率走势相对平稳,呈稳中趋降态势。根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4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5%,环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两个月下跌。
 
  分银行类型来看,4月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3%,环比上升0.07%;其次为城商行、外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预期收益率分别为5%、4.99%、4.78%。
 
  5月以来,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延续逐步下降的趋势,上周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0%,继续小幅下降0.02个百分点。
 
  “收益率下降,主要是因为4月底,央行降准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导致市场资金面宽松。另外,近期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有所下降,导致利率下跌。不过月末临近,资金面宽松的局面可能出现边际收缩压力,收益率或小幅回升。”上述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
 
  从实际情况来看,净值型理财产品和预期收益类产品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融360数据显示,净值型理财产品近一年平均收益率为4.11%,而预期收益类理财产品过去一年的平均收益率为4.69%。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是两者之间的流动性不同导致。净值类产品的流动性较高,在开放期投资者可以及时赎回,因此手续费、发行成本、管理成本都会更高。
 
  根据融360的统计,5月31日,在售的821款银行理财的平均收益为4.82%;72款宝宝类理财的平均收益为3.83%,最大的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最新的年化收益率为3.73%;而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18%,比较来看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仍略胜一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