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银行无卡取款方式扫描:“扫码取现”普及度更高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5日

    ■本报见习记者 刘 萌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用带银行卡、身份证,不用输入银行账户,靠“刷脸”、“扫码”等就能取款已经成为现实。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继招商银行之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相继宣布部分城市和网点上线ATM“刷脸取款”功能。
 
  多家银行上线刷脸取现
 
  曾几何时,银行卡是人们在ATM机取现的必备品,然而,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愈来愈多的“无卡”取现方式正在替代银行卡。
 
  “刷脸”取款并非新鲜事物,2016年末,招商银行就宣布,在全国106个城市近千台ATM机上实现“刷脸”取款的功能。截至2018年5月底,招行、建行、农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的用户都已经能够通过“刷脸”体验免卡取款的便捷。
 
  那么,“刷脸”取款该如何操作?是否便捷呢?《证券日报》记者日前在北京市朝阳区农业银行某网点进行了体验。对于用户而言,如需使用“刷脸”取款功能,首先需选择具备“刷脸取款”功能的ATM机,并点击“刷脸取款”按钮,进入人脸识别界面后,正视摄像头,露出额头、免冠、面部无遮挡,并与摄像头保持50厘米内距离。在顺利识别后,按照提示输入取款人身份证号或手机号,再输入取款密码进入账户选择页面选择后即可取款,整个过程十分快捷。
 
  根据该网点大堂经理的介绍:“人脸识别ATM机依靠人脸识别技术对取款者面部进行扫描,并与数据库中银行卡持有者进行对比,从而实现确定取款者与持卡者相吻合,该ATM机与银行、公安等系统联网。”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刷脸存取款”业务过程中不涉及银行卡实卡,不仅银行卡丢失、被复制的风险会大大减少,同时也规避了ATM机吞卡给用户造成的不便。
 
  不过,仅有少数银行网点提供具备“刷脸取款”功能的ATM机,能否体验“刷脸取款”全凭运气。某国有大行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总行对于全面普及还没有时间表,一般规模较大的网点可能会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家银行对于“刷脸取现”单笔额度设定为3000元。
 
  “扫码取现”更易普及
 
  与“刷脸取现”相比,目前更加普及的是“扫码取现”。
 
  作为手机银行的延伸服务,“扫码取现”在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可以实现。
 
  以招商银行为例,用户在ATM初始界面点击选择“扫码取现”,用手机银行扫描二维码、输入取款金额并在ATM机上输入取款密码验证成功后,即可取款成功。
 
  而在工商银行,用户在ATM初始界面点击选择“扫码取现”,同步用手机银行扫描二维码、输入取款金额并使用工银e支付验证成功后,点击取款机上的“取款”按键,即完成整个取款流程。如果用户开通了工行手机银行一键支付功能,扫码取现过程中则无需再次输入手机号、账户、验证码等信息,只需在手机银行客户端输入事先设定的静态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支付。
 
  中信银行手机银行“无卡取现”服务也推出“扫码取现”功能。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银行仅限“自家用户”,非中信银行客户也可通过在线注册电子账户使用中信银行手机银行服务,其中包括无卡(预约)取款业务。
 
  同样出于安全考虑,目前各家银行无卡取款都设置了一定的取款限额。一般情况下,手机银行扫码取现的额度为3000元,不过具体还是要根据发卡行的相关规定。
 
  北京市某股份制银行网点的大堂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扫码取现’还是比较普及的,便捷性得到客户一致认可,有部分客户即使携带了银行卡,在金额不大的情况下,也经常选择‘扫码取现’。”
 
  除上述两种免卡取现方式外,也有银行提供了其他的解决方案。
 
  以交通银行为例,通过手机银行可以申请无卡取现,或者通过在柜台办理手机银行或者网上银行时预留的手机号拨打95559进行预约,单日最高取现金额为20000元。需要注意的是,只能预约当日取现,如无法在当日24小时之前取现,则过期无效。
 
  中国银行用户则可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柜台或者自助终端机等方式申请个人密码汇款业务,获取业务编码,凭借业务编码实现无卡取现功能。其中,通过柜台或自助终端机预约,需要到柜台取款,单笔限额不超过50000元。而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预约,可选择柜台或ATM机取款,取现额度为每次最高1000元,当日累计限额为2000元,网银、手机银行分渠道累计。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