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2日
![]() |
本报记者 杨晓宴 上海报道
自去年9月上海银监局和上海市科委联合发布《上海银行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2017-2020年)》(下称《方案》),2017年进度可谓“喜人”。
根据《方案》,截至2020年末,上海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要达到2700亿元左右,投贷联动贷款余额达200亿元左右。《2017年上海科技金融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071.27亿元,较年初增长38.05%,相当于完成三年计划的三分之二。投贷联动中的贷款余额合计 60.90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3.06%,相当于完成三分之一。
尽管银行投贷联动子公司还未正式获批,但“投贷联动”试点业务在上海银行业开展迅速。
内部联动暂由国开上分开展
投贷联动业务分内部联动和外部联动两种模式,前者是指银行同时作为“贷”和“投”的主体。由于目前投资功能子公司的设立尚待批复,整体而言,现有投贷联动业务以“外部联动”,即银行贷款+外部机构投资的模式为主。从投资的具体方式看,主要以远期权益为主。
《报告》显示,内部联动方面,截至2017年末,上海辖内机构存量客户数为5家,贷款余额1650万元。
其中,按联动方式来分:“贷款+直投”方式3家,占比60%;“贷款+远期权益”方 式2家,占比40%。以上海银行为例,其为一家辅助驾驶(ADAS)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了多种融资服务方式,其中就包括债权+认股期权组合。按企业成长阶段来分:投贷联动对象中,成长期企业有4家,占比 80%;成熟期企业1家,占比20%。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目前投资功能子公司的设立申请尚待批复,上海银行业内部投贷联动业务暂均由国开行上海分行开展。
外部投贷联动方面,截至 2017 年末,辖内机构存量客户数为310 家,贷款余额60.73亿元。其中, 按联动方式来分:“贷款+外部直投”方式90家,占比29.03%;“贷款+远期权益”方式185家,占比59.68%;“贷款+外部直投+远期权益”方式7家,占比 2.26%;其他联动方式28家,占比 9.03%。
投贷联动C轮前介入占八成
银行究竟青睐什么样的企业进行“投贷联动”?
《报告》对100家被投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企业所在行业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合计占31%,其次是制造业,占比2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占比相当,均在10%左右,其他行业占比11%。
一家银行科技支行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医药等行业,且已经发现了不少细分领域非常优质的企业。对银行而言,问题甚至在于此类优质企业可能并不缺现金。
“对我们银行从业人员的挑战其实蛮大的,就是要从传统的房地产、政府和国企中跳出来,真的下沉到某个行业,去学习这个行业比较前沿的东西。”该银行支行高管同时表示,一个技术性企业拥有多少专利一定程度上是银行人的判断依据。
从上述被抽样企业拥有的专利来看,100家企业中,拥有专利的占七成,平均每家拥有34.67个专利。
《报告》显示,从介入时间点来看,100家抽样企业中,C轮融资前就介入授信的占比达80%,还有9%的企业在开展股权融资前就获得了银行授信。100家企业中,有66家企业的当前估值在授信后提升,33家估值持平,仅有1家估值被下调。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