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保险销售误导屡禁不止 机构利用自媒体夸大宣传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3日

    据媒体报道,2018年年初至今,银保监会总计公开发布涉及保险业的监管函33张。在33张监管函中,有接近9成问题涉及保险产品条款表述不严谨、条款要素不完备、产品属性分类不当、险种归属不当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产生销售误导、销售欺骗问题,损害消费者权益。
 
  近年来,监管层十分重视保险销售误导和销售风险的监管工作。但销售误导现象屡禁不止,严重阻碍了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网民指出,对于销售误导问题须“零容忍”,不仅要对公司严肃处理,还应将责任明确到人,做到“谁违规谁负责”,并加强保险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对违法违规失信行为进行严惩和曝光,这样才能对违规行为产生震慑力。
 
  网民“智言”认为,保险销售误导与保险销售人员佣金模式的利益驱使、准入门槛不高、素质参差不齐等有关。还有部分保险公司为吸引眼球,产品设计开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等方面存在欠缺。“销售诱导给保险公司带来了理赔困难和更深层次的消费者信任问题。”
 
  此外,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及从业人员利用自媒体展示公司形象、普及保险知识。“在互联网时代,保险营销员利用自媒体宣传,但有些营销员利用不实宣传或夸大宣传等方式进行销售,具有明显的误导嫌疑。” 网民“朱俊生”说。
 
  网民“李文龙”指出,保险销售误导、隐瞒合同重要情况仍是保险行业存在的顽疾,这与保险销售人员完成业绩压力有很大关系,公司治理和人员管理仍有待完善。保险机构只有避免短期、短视行为,不论产品设计,还是销售,都应充分尊重消费者的获知权、公平交易权以及求偿求助权,才能有效防范声誉风险,才能有市场前景。
 
  网民“袁春生”表示,须强化公司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对于销售误导问题,不仅要对公司严肃处理,还应将责任明确到人,做到“谁违规谁负责”。此外,需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渠道和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并加强保险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对违法违规失信行为进行严惩和曝光,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记者 李奕蕾 整理)

分享: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